第三十七章 大棒萝卜,仕林勘定
��案应系谣传……

  张仑看了一圈邸报,大致上就是按照他的说法进行了小幅的修改后就拿出来用了。

  程敏政也上朝了,听得这份惩戒的时候人当场就瘫下来了。

  御史言官们也差不多,不是没有人想过出列自辩。可惜的是内阁和六部早已经做好沟通了。

  这些御史言官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朝上的大汉将军直接叉了出去。

  倒是弘治皇帝不忍心,在下朝后又召程敏政入宫细细的与他开解了一番。

  程敏政这才心绪平稳下来,然后仔细一想不由得跟弘治皇帝赞叹这一做法着实漂亮。

  但弘治皇帝很快的告诉他,这并非自己和内阁的主意而是张仑出的主意。

  这就让程敏政很惊讶了,随后弘治皇帝解释了一番程敏政便默然。

  程敏政一直自负神童之名,但自己那神童之名与张仑一比似乎瞬间就不算什么了。

  当下对弘治皇帝感叹,臣曾自负于神童之名且博学善文。

  臣看古籍曰项橐七岁为夫子师、甘罗十二拜相,曾想许是大言尔。今闻张仑之策,明白古籍或非虚言也。

  程敏政本事是有的,但脾气也着实不好。否则的话亦不会在这次事件里面,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史评程敏政是“敏政名臣子,才高负文学,常俯视侪偶,颇为人所疾”。

  就是说程敏政是名臣、有才学,但持才傲物对同僚多有看不起常因此为人诟病。

  而朝廷宣布了处置方案后整个仕林也一下子炸开了,一时间皆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对御史言官处置过重了,这样的话以后谁还敢说话啊?!

  也有人嗤之以鼻,你不想想若是你被这些御史们用疑点剥了功名仕籍又作何感想?!

  你若是兢兢业业数十年当朝,一个重臣被人用疑点就要下狱你又作何感想?!

  这么一说一票举子恍然,对啊!尼玛!劳资要被人这么坑一下,真真就是生死两难啊!

  这些举子不是要进仕途就是准备进入仕途的,大家想想自己哪天说不准也得遇到这事儿。

  如果给他们形成风潮了,你敢担保自己就不会有遭遇这事儿的那天么?!

  又有人说那南直隶唐解元和徐经倒是惨了,直接剥了仕籍还得停科一届才许重考。

  这需等两届啊,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到时候胡子都白了,这辈子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这么一说众人不由得默然,虽然他们都鼓噪着这春闱案但其实也都知道唐伯虎这是有才的。

  御史言官一句疑点,哪怕才华横溢也不得不饮恨科场。大家都是举子,想来不由得心有戚戚。

  但很快的众人心思就完全不在这春闱案上了,因为内阁六部商议此次春闱案影响波及甚大。

  为偿天下士子,特开恩科。而且是全科皆开,县、府、院三试全国统一定于五月下旬开考。

  这次还开的比较特别,县、府、院三试相隔旬日,一个月内既六月中考完。

  乡试倒是推后定于十月,会、殿二试则是按照常规定于明年二月再开春闱为国取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