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七品官儿
;罢免姓阮的是应有之意,大家都是明白的,谁让他是北堂党呢?

  但是,不管是苏林党还是勋贵们,可都眼巴巴的盯着这个要害位置,就打算时机成熟的时候出手,将自己的人安排在这个紧要的位子上。

  谁成想,皇帝竟然再次打破了规矩,突兀间抬举了一个不经传七品县令,这还了得?有关玄衣的事情大家已经退让的够多了,怎么还能还能任由皇帝继续胡作非为下去?

  于是一个个的又开始群情激奋,金殿之上吵成了蛤蟆坑,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骤然提升到从三品的京兆府,这是完全与官制不付的事情。希望皇帝不要再任性了,赶紧收回这样的命令。

  他们在金殿上吵着,新武皇帝寒着脸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此时的新武皇帝正在因为大商历代帝王的诅咒而怒火中烧呢,瞧着这些叽叽歪歪的朝臣,恨不得拿出长生剑把他们一个个的都宰了。

  首相林惟中在这个时候却没有明确的表态,圣人怒而不上脸,他这个时候也是很生气的,为着新武皇帝的肆意妄为而生气。但是脸上却是一派的平静,看不出丝毫波澜。而且脑子里还在思索着,这个叫海贞如的到底是谁?

  这个名字他似乎隐隐有些印象,之所以没有表态,是因为他必须想起来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又做过些什么事情。如果仅仅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那他便要发挥首相的权力,将这样毫无道理的任命硬顶回去。即便让皇帝落了面子也在所不惜。

  次相孙伯纶在听到这个任命的时候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刚刚接任次相的位子,这个时候是不好太过表露锋芒的,但如果这真的皇帝的乱命,那也讲不好不说起,必须要驳回了。

  “海纲,海贞如……”孙伯纶心里默默的念着这个名字,陡然间,脑子里恍惚的闪过了三十年前的一个画面。那时刘明远时任太常寺卿,正是平步青云的时候,有一次,他去拜访刘明远,但见这位圣人正与十几名少年书生说完话,领着他们从后院走出。

  当时,刘明远还为他引荐过这那些少年,似乎还说了一句:“伯纶兄,他们可都是些好孩子啊”之类的话。

  年代太过久远,孙伯纶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那些少年里,似乎就有这个名叫海纲的,些微的印象中,那少年的家境应该是很差的,儒衫很沉旧,已然浆洗的发白。脸面较黑,手上有厚茧,应该是时常下地干农活的孩子。

  想到这里,孙伯纶突然有种明悟,于是松开了紧皱的眉头,高深莫测的扯出一个笑纹,继而收敛,沉默着站在金殿上,一言不发。

  朝臣们还在激烈的对龙坐上的新武皇帝开嘴炮,只是大多数人的心中却升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皇帝,是怎么知道这么一个小小七品官的?

  直到他们发现,两位大佬到如今依旧没有表态,新武皇帝还是沉默如故的时候,便也都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年轻的皇帝龙目轻轻扫过这些人,继而深沉中带着寒意的说道:“看样子大家都吵的差不多了,你们肯定是在想,朕是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把这若大帝国当做小孩子的玩具。你们这样的想法,让朕很无奈,也很心痛。既然你们需要理由,那朕便给你们一个理由。张伴伴,念。”

  “诺。”侍立在旁边的掌印大太监张保躬身应了一声,接着从袖中抽出一本册子,打开,郎声道:“海纲,海贞如,景和八年同进士出生,同年就任晋地永成县县令,兴水利,劝农桑,断案公正,无贪渎,清廉有佳,三年考凭优等,永成县百姓称其为海青天……”

  张保这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