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修)
  “待她到了京里,你还要多见见她。”

  “是。”

  “明日把你儿子叫到宅子里来。”

  刘管家双眼亮了,低低地应了,然后才退了下去。

  今年是乾隆三十一年,比历史上和珅参加科举要早了三年。和珅微微一笑,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一点。

  他还要改变历史上和珅的名次。

  和珅参加科举时,名落孙山,仅以文生员袭承三等轻车都尉。

  但这一次……他却要有不一样的结果。

  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

  既然他不仅是来到了清朝,还恰好和《红楼梦》撞到了一起。那就让他将林妹妹的命运也一同更改了吧……

  清乾隆三十一年。

  和珅以年少之龄,夺得今科状元,一鸣惊人。

  据传,当日他作下的文章,令当今圣上翻来覆去,连阅数遍不舍释手。

  又据传,在金殿上,圣上更是亲口夸赞和珅“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又因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更精通四书五经,圣上对其喜不自禁。很快便赐了官下去。

  唯一和历史有所重叠的,便是和珅因那篇文章展露出的才干,担任了布库大臣,正式踏入了官场之中。

  还得了个在乾隆跟前出入的机会。

  布库官职并不起眼,但京中谁人都知晓,这只是和珅的一个踏脚板,借着这个基础,他很快就会青云直上。

  毕竟中进士者,多为四十多岁。

  朝中官员大都不年轻了。

  一个年仅十六的人物,同样与他们置身官场中,人家将来的潜力却是更大的。

  一时间,和珅之名在京中响亮了起来。

  也还真有人家到了宅中,意图与和珅说亲。

  和珅一一都推拒了。

  乾隆听闻了此事,还好笑地问和珅:“常说男儿应当先成家再立业。你如何不肯娶亲?”

  十六娶亲,年纪也并不算小。

  以这个年纪做了父亲的比比皆是。

  乾隆此时年纪已经不小了,但却并无多少严肃之态,面对和珅时,相反还和蔼可亲极了。

  与和珅说话时,也没有多少架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乾隆便是好惹的。

  和珅从来不会得意忘形。

  和珅在乾隆躬身道:“臣初入官场,尚且还有得学,怎能分心思在情爱上?臣只愿能有更多为皇上分忧的时候。”

  乾隆本就是个爱听好话的皇帝,此时自然心中舒坦不已。但嘴上却还是调侃道:“我瞧你怕是不喜欢人家姑娘吧?”

  和珅笑了笑:“天底下的姑娘大都是好姑娘,哪里轮得到臣来谈论喜欢与否呢。”

  但和珅却不自觉地走了下神。

  喜欢的姑娘?

  他能喜欢谁?

  和珅接触过一些这个时代的女子,但却实在没有一个能令他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