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君道
��要打听关于我的事情,只要到了帝都,随便找一个人问问便能知道。只是有些事情,请恕在下实在不愿在提起,还望先生见谅。”
秦风骨闻言,只是笑了一下,然后对他摆了摆手。
那李君道似乎有些不太敢相信的样子,又再看了秦风骨几眼,见他当真没有想要阻拦自己的意思,于是便朝着秦风骨拱了拱手,道了声谢,转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在他走后不久,秦风骨还在那原地站着,他的身后忽然又有一个人飘然现出了身形,对秦风骨道:“就这样让他走了?”
秦风骨笑了笑,扭头看着身后的夜无名,道:“不然还能怎样,我们这次到坤越的帝都来是有要事在身,总不能将这么一个隐患留在身边吧。”
夜无名看着李君道消失的方向,沉吟了片刻,才道:“他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秦风骨看了他一眼,笑道:“这事你知,我知,别人问起来,我什么都不知道,能有谁找我们的麻烦。”
说完便一个闪身消失在了原地,自行回了房间。
第二天早早起来,趁着过早的功夫,秦风骨特意向那客栈里的伙计问了一下,问他是否知道一个叫做李君道的人。
毕竟这个城镇距离京城不远,一般客栈、茶馆之内的地方,又是消息最为灵通之处,若是那个李君道所说不假的话,应该能够在这里打听到点儿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谁知那伙计一听到李君道三个字,登时脸色大变,先是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察觉到他们这边,这才小心翼翼地对秦风骨小声说道:“这位爷,这人可是朝廷的通缉要犯,而且还是个勾结敌国的叛逆份子,这位爷最好可别打听他的事情。”
秦风骨听着心中更觉奇怪,勾结敌国?这么重大的罪行,怎么在李君道那家伙的口中,就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得罪了二皇子而惹的祸?难道另有原因?
当下秦风骨就从怀里取出了一小锭银子,塞到了那伙计的手里,说道:“以前我在帝都的时候,曾经跟这个李君道有过一面之缘。只是这几年外出行商,这刚回坤越,就看到了有他的通缉令,所以才想要问问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伙计看到闪亮的银子,眼睛登时花了,哪儿还顾得什么能不能说的事情,当下对秦风骨有问必答,将他所知道的事情悉数道来。
原来,这个李君道,原本是帝都的一户名门世家的公子,生性风流,名动南北。但也正是因为他的风流,却给李家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具体的事情,这伙计也是道听途说而来,真假与否,也没人能够确定。
只是听说这李公子在几年前结识了这么一位风月女子,他对于那位女子极其的痴迷,若非李家家教森严,坚决不允许李君道将这位风月女子带进李家的话,恐怕李君道早就休掉了家中的发妻,转而另立这位风月女子为妻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不久前,帝国突然发起了一系列的行动,说是为了铲除敌国势力潜伏在帝国内的奸细。那段日子,整个坤越帝国可谓人心惶惶,官府抓了不少的人。
据说,当时这位李公子所痴迷的那位风月女子,就是大明帝国派遣到坤越来刺探消息的一名奸细。因为这事,李家也就此背上了叛国通敌的罪名,就在一个多月前,全家百余口人,悉数被斩首于帝都午门之外。
只有这个李君道,不知为何,竟然从那场劫难当中逃生下来,然后一直潜逃到现在。<
秦风骨闻言,只是笑了一下,然后对他摆了摆手。
那李君道似乎有些不太敢相信的样子,又再看了秦风骨几眼,见他当真没有想要阻拦自己的意思,于是便朝着秦风骨拱了拱手,道了声谢,转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在他走后不久,秦风骨还在那原地站着,他的身后忽然又有一个人飘然现出了身形,对秦风骨道:“就这样让他走了?”
秦风骨笑了笑,扭头看着身后的夜无名,道:“不然还能怎样,我们这次到坤越的帝都来是有要事在身,总不能将这么一个隐患留在身边吧。”
夜无名看着李君道消失的方向,沉吟了片刻,才道:“他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秦风骨看了他一眼,笑道:“这事你知,我知,别人问起来,我什么都不知道,能有谁找我们的麻烦。”
说完便一个闪身消失在了原地,自行回了房间。
第二天早早起来,趁着过早的功夫,秦风骨特意向那客栈里的伙计问了一下,问他是否知道一个叫做李君道的人。
毕竟这个城镇距离京城不远,一般客栈、茶馆之内的地方,又是消息最为灵通之处,若是那个李君道所说不假的话,应该能够在这里打听到点儿什么消息也说不定。
谁知那伙计一听到李君道三个字,登时脸色大变,先是四下看了看,发现没有人察觉到他们这边,这才小心翼翼地对秦风骨小声说道:“这位爷,这人可是朝廷的通缉要犯,而且还是个勾结敌国的叛逆份子,这位爷最好可别打听他的事情。”
秦风骨听着心中更觉奇怪,勾结敌国?这么重大的罪行,怎么在李君道那家伙的口中,就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得罪了二皇子而惹的祸?难道另有原因?
当下秦风骨就从怀里取出了一小锭银子,塞到了那伙计的手里,说道:“以前我在帝都的时候,曾经跟这个李君道有过一面之缘。只是这几年外出行商,这刚回坤越,就看到了有他的通缉令,所以才想要问问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伙计看到闪亮的银子,眼睛登时花了,哪儿还顾得什么能不能说的事情,当下对秦风骨有问必答,将他所知道的事情悉数道来。
原来,这个李君道,原本是帝都的一户名门世家的公子,生性风流,名动南北。但也正是因为他的风流,却给李家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
具体的事情,这伙计也是道听途说而来,真假与否,也没人能够确定。
只是听说这李公子在几年前结识了这么一位风月女子,他对于那位女子极其的痴迷,若非李家家教森严,坚决不允许李君道将这位风月女子带进李家的话,恐怕李君道早就休掉了家中的发妻,转而另立这位风月女子为妻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不久前,帝国突然发起了一系列的行动,说是为了铲除敌国势力潜伏在帝国内的奸细。那段日子,整个坤越帝国可谓人心惶惶,官府抓了不少的人。
据说,当时这位李公子所痴迷的那位风月女子,就是大明帝国派遣到坤越来刺探消息的一名奸细。因为这事,李家也就此背上了叛国通敌的罪名,就在一个多月前,全家百余口人,悉数被斩首于帝都午门之外。
只有这个李君道,不知为何,竟然从那场劫难当中逃生下来,然后一直潜逃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