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章 董明的粉丝刘玄德
�先生,还没告诉我们该如何做呢!”曹操把话题抛给了董明。
他说的是,该如何才能将日渐堕落的大汉朝拉回正轨,最好还能使大汉朝更进一步。
董明揉了揉额头道:“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一件小事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目前大汉朝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宦官!”
“外戚!”
“世家!”
袁绍、曹操、刘备同时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交汇之时,董明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火花。
“好嘛,这三个人世界观南辕北辙啊。”董明心里说了一句。
倒也好理解。
先说袁绍,世家大族出身,还是顶尖世家出身。他们老袁家离门阀就只差一步之遥了。他肯定不会认为世家是大汉朝最大的问题。外戚和宦官,相比较而言,世家子弟更痛恨宦官一些。眼面前大汉朝的朝纲混乱,也的确是因为宦官的原因。
毕竟现在的外戚不管是何家还是董家都有些不成气候。
至于曹操,他本就是宦官之后,现在还打着宦官的标签呢。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宦官的敌意应该不大。可是事实上,他对宦官没什么好感。但是曹操认为,宦官就是疥癞之患,毕竟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本人,他们只是皇帝政治触角的延伸罢了。
相反,外戚反而是曹操认为最大的威胁。毕竟宦官参政是光武为了平衡外戚而做出的选择。只要解决了外戚参政的问题,那么宦官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最重要的一点,他本身也是认可世家的!
刘备的思路最有意思。他既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上,又站在了刘汉皇室的角度上去思考。而对于这两个不同的阶层,他们的共同敌人中都有世家这一个选项。也许现在的刘备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政治直觉告诉他,世家才是问题。
董明对三人的选择不置可否,而是继续追问了下一个问题:“你们现在假设一下,你们所说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大汉朝会如何?”
不但是曹袁刘三人,其他人也开始沉思。半晌之后,荀攸最先反应过来,眼中精光一闪。董明见他如此,对他点了点头。
“果然不愧是谋略高达九十八的大佬,脑子转的就是快。”董明颇为感慨的暗中说道。
紧接着曹操也反应过来,其次却是刘备。这让董明很是惊讶,他早已经用【眼力】看过了,刘备的内政和谋略刚刚到八十点。在场的人中,至少袁绍和简雍的属性就要比他高一些。
“大佬果然都是挂壁。”
紧接着很多人都反应过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在没有做出这个假设的时候,大家在思考所有问题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指向自己所说的问题,从而获得一个概念:这个问题是因为宦官/外戚/世家....
但是当抛开已经预设好的症结所在再去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大汉朝遇到的问题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就算这三者的问题都解决了,也不一定能够解决目前汉室遇到的问题。
王朝周期律,可不是问题造成的。
董明见所有人都脸色凝重,笑了一下道:“从根子上说,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和需求。”
他说的是,该如何才能将日渐堕落的大汉朝拉回正轨,最好还能使大汉朝更进一步。
董明揉了揉额头道:“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一件小事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目前大汉朝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宦官!”
“外戚!”
“世家!”
袁绍、曹操、刘备同时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交汇之时,董明都觉得自己看到了火花。
“好嘛,这三个人世界观南辕北辙啊。”董明心里说了一句。
倒也好理解。
先说袁绍,世家大族出身,还是顶尖世家出身。他们老袁家离门阀就只差一步之遥了。他肯定不会认为世家是大汉朝最大的问题。外戚和宦官,相比较而言,世家子弟更痛恨宦官一些。眼面前大汉朝的朝纲混乱,也的确是因为宦官的原因。
毕竟现在的外戚不管是何家还是董家都有些不成气候。
至于曹操,他本就是宦官之后,现在还打着宦官的标签呢。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对宦官的敌意应该不大。可是事实上,他对宦官没什么好感。但是曹操认为,宦官就是疥癞之患,毕竟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本人,他们只是皇帝政治触角的延伸罢了。
相反,外戚反而是曹操认为最大的威胁。毕竟宦官参政是光武为了平衡外戚而做出的选择。只要解决了外戚参政的问题,那么宦官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最重要的一点,他本身也是认可世家的!
刘备的思路最有意思。他既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上,又站在了刘汉皇室的角度上去思考。而对于这两个不同的阶层,他们的共同敌人中都有世家这一个选项。也许现在的刘备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政治直觉告诉他,世家才是问题。
董明对三人的选择不置可否,而是继续追问了下一个问题:“你们现在假设一下,你们所说的问题被解决之后,大汉朝会如何?”
不但是曹袁刘三人,其他人也开始沉思。半晌之后,荀攸最先反应过来,眼中精光一闪。董明见他如此,对他点了点头。
“果然不愧是谋略高达九十八的大佬,脑子转的就是快。”董明颇为感慨的暗中说道。
紧接着曹操也反应过来,其次却是刘备。这让董明很是惊讶,他早已经用【眼力】看过了,刘备的内政和谋略刚刚到八十点。在场的人中,至少袁绍和简雍的属性就要比他高一些。
“大佬果然都是挂壁。”
紧接着很多人都反应过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思路,在没有做出这个假设的时候,大家在思考所有问题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指向自己所说的问题,从而获得一个概念:这个问题是因为宦官/外戚/世家....
但是当抛开已经预设好的症结所在再去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大汉朝遇到的问题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就算这三者的问题都解决了,也不一定能够解决目前汉室遇到的问题。
王朝周期律,可不是问题造成的。
董明见所有人都脸色凝重,笑了一下道:“从根子上说,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