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章 豆芽儿
随着刘威的康复,周超的伏法,董明的小院落里又一次回复平静。当然这种平静跟之前不一样,之前只是上课,现在还要完成抗旱的任务。
留南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已经挖了不少水井。这些水井暂时全都用石板盖住,尽量减少蒸发,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因为刘威受伤,测试水位的工作董明只能自己做了。董明收集了泗水一周之内的水位变化,通过蒸发速度推断了一下,泗水短时期内不会断流。当然这个推算很不严谨,只能算是估算。忻水也差不多,也就是说就算是旱灾来临,泗水和忻水沿岸的城镇也能多撑一段时间。
董明的《防灾救灾条例》也写好了。其实也不算是写,他基本上就只做了一个目录出来,剩下的就是按照目录直接照抄系统给的东西就行。
这一份防灾救灾条例照旧拿给了马维,让他负责印刷。马维拿到书稿之后,也没跟董明商量,直接把书名改成了《天灾应对集》。
说真的,董明觉得马维改的名字和自己起的名字都一样没什么文化。
不过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这本书也一样,被马维用或卖或送方式,投入了青徐两地。与此同时,蔡飒和马维也说动了留县县令和彭城国相。整个彭城国下辖诸县都开始依照董明所列办法,提前救灾。
而《天灾应对集》也出现在了整个徐州所有官员的书桌前。甭管到底是不是真的会看,但是有这么一本书就是政治正确。同时在青州,泰山郡。在诸葛珪的推动下,青州官场也开始依照董明的办法,提前预防旱灾,并且做好了旱灾来临的准备。
东汉光和五年,夏四月末(注1),旱。
旱灾不像水灾,洪水一来,大浪淘沙,转瞬间就吞没大量的生命。旱灾不然,等你发觉到旱灾要来了的时候,已经晚了。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般,总然你觉得只要明天下雨就好了,可是明天一直没有下雨。
陈登期间来过一次,跟董明聊了一些国家大事。年初的时候发生了疫情,司徒陈耽被罢免。上个月袁隗当了司徒,这个月就大旱。陈登觉得皇帝会拿这位司徒开刀。但是董明却觉得不会,无他,只是知道一直到了董卓期间,这位袁家大佬还屹立在三公之位上。
旱灾对青徐两州的影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水还好说,在多挖水井限制供水的政策之下,勉强还不会出现渴死人的状况。但是旱灾倒是欠手,甚至是绝收,粮食成了最大的问题。两州官府虽然有所应对,但还是有些吃力。
就算如此,青徐两州的百姓多数还是有了盼头,不至于沦落为犹如蝗虫的灾民。
就在官方疯狂的为抗击旱灾而努力的时候。董明独自一人出现在了彭城郡守府。接待他的是一个中年人,叫陈奉,淮浦陈家的人,按辈分算是陈登的族叔。同时他也是彭城郡主簿,秩比六百石。
“不知道董先生今日前来有何要是?说起来,倒是要多谢董先生所设防灾之法,不然我等项上人头难免不保。”一番客套之后,陈奉对董明拱了拱手。
董明摆摆手,谦虚道:“天灾之下,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明不过自救罢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道:“今日前来是有要事相告。”
“何事?”陈奉好奇的问道。
“希望府君能够在旱灾过后多养一些鸡。”董明说了一个听起来有些神经病的要求。
“养鸡?”
陈奉揉了揉坐的有些发麻的小腿,一脸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