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章 吃剩饭的问题
emsp; 赵温有些生气了,一甩衣袖直接对刘辩说道:“陛下,尚书令大概是闲疯了,竟然问这些不着调的东西。”
“您今天还吃饭吗?”董明压根就不管刘辩什么反应,上前一步又问了一句。
“吃吃吃,为什不吃?”赵温脾气也上来了。
有汉一朝,出将入相,朝堂上的大臣,至少有一半都上过战场,个顶个的暴脾气。朝堂辩论最后变成全武行也是经常的。
“那您会跟昨天吃的一模一样吗?”
“这老夫哪里知道?都是下人做的。”
“想来不会吃一样的食物吧?毕竟人不能每天都吃同样的东西对吧?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情,总要变换一下口味的。”董明看起来就像是在跟自己说话一样。
“那又如何。”
赵温已经反映过来了,自己中了董明的陷阱。从刚才他回答“依循周制”四个字开始,他就陷入了董明诡辩的陷阱里。
“不如何。”董明摇摇头:“人在变,所以不能一直吃同样的食物;天下也在变,所以不能用同样的制度。再具体一点来说,我们用什么制度,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是凭空臆想,或者从故纸堆中去寻找。”
“前人的智慧自然让人敬佩,但是今时之人不一样独领风骚?前人不需要修建大运河,因此没必要单独设立一个工部衙门。我们先在没有大运河,因此也不需要专门为大运河的运转维护设立新的衙门。但是以后肯定会有的对吗?”
董明说完看着赵温。
赵温脸色憋得通红,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起来,因为他抓住了董明诡辩的漏洞:“尚书令说的在理。可是你又怎么知道,当前的天下不适合周制呢?”
“你会吃昨天的剩饭吗?”董明反问了一句。
赵温心态崩了:“老夫跟你说的是吃剩饭的事情吗?”
“想来您是不会吃的,不吃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好吃,主要还是今天的更好对吗?”董明笑眯眯的看着赵温。
其他人都开始憋笑。在场的都不是傻瓜,知道董明根本就是挖坑让赵温陷入了他的逻辑陷阱里。赵温自己也知道,可是他爬不出来,因为主动权不掌握在他手里。不管他说什么,董明现在都能将话题往“吃剩饭”上引。
一到这一点上,赵温就没办法辩赢董明。
也就是说,实际上,董明已经赢了,赵温不过是在死撑罢了。有没有破局的方法呢?肯定是有的,赵温只需要证明眼下周制更适合大汉就行。
可他能证明吗?他不能,更何况周制压根就不适合大汉,这就是个伪命题。
“行了,朝堂之上说什么吃剩饭呢!”
刘辩的声音适时的传来,打断了两人的辩论。
“丞相所言也是为国为民,尚书令有些太过了。这样,尚书令罚俸半年。丞相所言之事不是小事儿,我等还应该仔细商议才是。”
刘辩打了一个太极,将这事儿暂时掀过去了。不过董明知道,这事儿才刚刚开始。张温肯定不会像蔡邕那样,给董明的变法护航。
他身居丞相之位,更多的肯定是想执变法之牛耳。这是他跟董明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温明白,董明自然也明白。
“您今天还吃饭吗?”董明压根就不管刘辩什么反应,上前一步又问了一句。
“吃吃吃,为什不吃?”赵温脾气也上来了。
有汉一朝,出将入相,朝堂上的大臣,至少有一半都上过战场,个顶个的暴脾气。朝堂辩论最后变成全武行也是经常的。
“那您会跟昨天吃的一模一样吗?”
“这老夫哪里知道?都是下人做的。”
“想来不会吃一样的食物吧?毕竟人不能每天都吃同样的东西对吧?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情,总要变换一下口味的。”董明看起来就像是在跟自己说话一样。
“那又如何。”
赵温已经反映过来了,自己中了董明的陷阱。从刚才他回答“依循周制”四个字开始,他就陷入了董明诡辩的陷阱里。
“不如何。”董明摇摇头:“人在变,所以不能一直吃同样的食物;天下也在变,所以不能用同样的制度。再具体一点来说,我们用什么制度,要根据现实的需要,而不是凭空臆想,或者从故纸堆中去寻找。”
“前人的智慧自然让人敬佩,但是今时之人不一样独领风骚?前人不需要修建大运河,因此没必要单独设立一个工部衙门。我们先在没有大运河,因此也不需要专门为大运河的运转维护设立新的衙门。但是以后肯定会有的对吗?”
董明说完看着赵温。
赵温脸色憋得通红,不过很快他就笑了起来,因为他抓住了董明诡辩的漏洞:“尚书令说的在理。可是你又怎么知道,当前的天下不适合周制呢?”
“你会吃昨天的剩饭吗?”董明反问了一句。
赵温心态崩了:“老夫跟你说的是吃剩饭的事情吗?”
“想来您是不会吃的,不吃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好吃,主要还是今天的更好对吗?”董明笑眯眯的看着赵温。
其他人都开始憋笑。在场的都不是傻瓜,知道董明根本就是挖坑让赵温陷入了他的逻辑陷阱里。赵温自己也知道,可是他爬不出来,因为主动权不掌握在他手里。不管他说什么,董明现在都能将话题往“吃剩饭”上引。
一到这一点上,赵温就没办法辩赢董明。
也就是说,实际上,董明已经赢了,赵温不过是在死撑罢了。有没有破局的方法呢?肯定是有的,赵温只需要证明眼下周制更适合大汉就行。
可他能证明吗?他不能,更何况周制压根就不适合大汉,这就是个伪命题。
“行了,朝堂之上说什么吃剩饭呢!”
刘辩的声音适时的传来,打断了两人的辩论。
“丞相所言也是为国为民,尚书令有些太过了。这样,尚书令罚俸半年。丞相所言之事不是小事儿,我等还应该仔细商议才是。”
刘辩打了一个太极,将这事儿暂时掀过去了。不过董明知道,这事儿才刚刚开始。张温肯定不会像蔡邕那样,给董明的变法护航。
他身居丞相之位,更多的肯定是想执变法之牛耳。这是他跟董明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温明白,董明自然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