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章 大运河!
那边给力,来了一个科技大爆炸,可能十年就能贯通了。
但,他不打算告诉刘辩,他现在说是五十年,一会儿再有转圜的余地。
“倒是可以加快进度,不过这样一来,朝廷的财政就会有些吃紧。”董明张嘴说瞎话。
刘辩想了想,道:“三十年之内能否凿通整个运河?”
董明脸上露出了一个为难的表情,然后道:“陛下,这一下少了二十年的工期,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您也知道,这种规模的工程,急躁不得。”
这都是装的。
刘辩不知道董明是装的,只觉得自己是有些为难人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五十年才能修好,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再活五十年。他老刘家就没有长寿的基因,能够活到六十岁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五十年之后就算修成了又如何?他又见不到。三十年工期正好,到时候他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海河晏清,不但能够见到大运河修成,说不定还能顺河而下,去江南看看。
“真的没有办法吗?”刘辩追问道。
董明故作思考的模样,想了一会儿之后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老师快说说看,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既是为朝廷,也是为天下百姓,只要老师有办法,朕一定会支持老师的!”刘辩很是高兴。
董明点点头,然后道:“臣的办法其实也简单,咱们征发民夫的话,肯定是一个特别大的数量。比方说征发个上百万的劳役,估计几年就能修成。但是全天下才多少人?直接征发上百万劳动力,埋头干几年肯定能够挖出来,但是百姓抗不出,朝廷也是扛不住的。”
“那老师的意思是?”刘辩没弄明白董明的意思。
“您听我慢慢说。”董明笑了笑:“征发民夫有困难,但是咱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整个大运河有四段对吧?每一段还能分成若干小段,每一个小段还能继续往下分。咱们可以这样,将整过工程分开,交给当地的衙门来负责。朝廷统一筹划,按照时间发布任务,让他们组织人手来做。”
“这有什么区别?”刘辩到底是读过书的:“总体的工程量不会减少,就算分发给了各个县城来做,不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役吗?”
刘辩说的这个一点错都没有,总工程量和劳动效率没有变化,靠着分包的法子,不会减少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投入。甚至因为分包,各个分段的人能力、心态不一样,造成一些失误,增加工程量。
但是董明之所以提这个,肯定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他笑着道:“这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各县自己负责自己的分段,可以直接从当地征发劳役,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各县内部的分段工期肯定不会太长,顶多也就是几个月,不会影响到生产生活。”
“这倒是。”刘辩点点头,然后道:“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就按照这个法子来吧?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所有分段同时开工,岂不是几个月就能修通了?”
刘辩忽然激动起来。
“理论来说是这样可实际上不可能。”董明适时地给刘辩泼了一盆冷水:“首先,得派人去沿途实地勘察,其次还得将河道穿过的地方附近的百姓给迁走,最后各个分段肯定不可能同时开工的。”
“为什么?”刘辩不懂就问。
董明揉了揉眉心,解释道:“开工条件不一样,气候、降水量
但,他不打算告诉刘辩,他现在说是五十年,一会儿再有转圜的余地。
“倒是可以加快进度,不过这样一来,朝廷的财政就会有些吃紧。”董明张嘴说瞎话。
刘辩想了想,道:“三十年之内能否凿通整个运河?”
董明脸上露出了一个为难的表情,然后道:“陛下,这一下少了二十年的工期,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您也知道,这种规模的工程,急躁不得。”
这都是装的。
刘辩不知道董明是装的,只觉得自己是有些为难人了。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五十年才能修好,他不觉得自己能够再活五十年。他老刘家就没有长寿的基因,能够活到六十岁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五十年之后就算修成了又如何?他又见不到。三十年工期正好,到时候他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海河晏清,不但能够见到大运河修成,说不定还能顺河而下,去江南看看。
“真的没有办法吗?”刘辩追问道。
董明故作思考的模样,想了一会儿之后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老师快说说看,此乃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既是为朝廷,也是为天下百姓,只要老师有办法,朕一定会支持老师的!”刘辩很是高兴。
董明点点头,然后道:“臣的办法其实也简单,咱们征发民夫的话,肯定是一个特别大的数量。比方说征发个上百万的劳役,估计几年就能修成。但是全天下才多少人?直接征发上百万劳动力,埋头干几年肯定能够挖出来,但是百姓抗不出,朝廷也是扛不住的。”
“那老师的意思是?”刘辩没弄明白董明的意思。
“您听我慢慢说。”董明笑了笑:“征发民夫有困难,但是咱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整个大运河有四段对吧?每一段还能分成若干小段,每一个小段还能继续往下分。咱们可以这样,将整过工程分开,交给当地的衙门来负责。朝廷统一筹划,按照时间发布任务,让他们组织人手来做。”
“这有什么区别?”刘辩到底是读过书的:“总体的工程量不会减少,就算分发给了各个县城来做,不还是需要大量的劳役吗?”
刘辩说的这个一点错都没有,总工程量和劳动效率没有变化,靠着分包的法子,不会减少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投入。甚至因为分包,各个分段的人能力、心态不一样,造成一些失误,增加工程量。
但是董明之所以提这个,肯定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他笑着道:“这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各县自己负责自己的分段,可以直接从当地征发劳役,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各县内部的分段工期肯定不会太长,顶多也就是几个月,不会影响到生产生活。”
“这倒是。”刘辩点点头,然后道:“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就按照这个法子来吧?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所有分段同时开工,岂不是几个月就能修通了?”
刘辩忽然激动起来。
“理论来说是这样可实际上不可能。”董明适时地给刘辩泼了一盆冷水:“首先,得派人去沿途实地勘察,其次还得将河道穿过的地方附近的百姓给迁走,最后各个分段肯定不可能同时开工的。”
“为什么?”刘辩不懂就问。
董明揉了揉眉心,解释道:“开工条件不一样,气候、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