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章 两个产业区
�太平,天灾人祸,兵祸连结,生产跟不上消耗。

  倒是几个富庶的州府还算不错,至少有几成的百姓拥有铁制的农具。但也没有达到普及的地步。可以直白的说,铁制农具如果可以普及的话,农业生产效率会比现在提高一倍。

  这是个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董明听着点点呕吐,然后道:“还得扩大规模,不要担心亏钱,先生产出来,卖不出就租给百姓使用,象征性的收一些租金就行了。亏本了,朝廷会给厂里补贴的。”

  “学生记下了。”孙挺点点头。

  接下来又看了小商品、防治和成衣三个厂子。董明都给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孙挺都一一记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孙挺对董明越来越佩服了。之前只觉得董明是一个引领者,没想到在具体的实务上也能有这么多绝妙的想法,每一个都让他大开眼界。

  都看完了之后,董明又对孙挺说道:“成衣厂这边多招一些人手。明年的时候,为师会在朝廷上提请给建设兵团换装,到时候会把衣服的设计图纸给你们送来。保底得做十万套。”

  孙挺闻言高兴地不得了,一项面瘫的脸上,难得出现了激动地红晕:“真是太谢谢老师了!”

  说实话,自从这个产业区做起来之后,孙挺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困难过。一开始都没有遇到麻烦,但是到了最后,在产品销售环节他麻爪了。

  以前也没干过这样的事儿啊。

  现在董明又是给出主意,又是给补贴,又是下订单的,让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好好做,这是咱们第一个手工产业园区,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要做到以点带面,利用好手工业区的优势,结合市场规律,生产高质量的畅销产品。带动周边几个县城的百姓都富裕起来。”董明觉得自己说这话好像在哪儿听过?

  市里领导来公司视察时候的那一套说辞?

  摇摇头,董明将脑海中不太好的回忆甩了出去,继续道:“不要担心亏本,朝廷会给你兜底的。但是不要以为有朝廷兜底就能瞎胡闹,一定要认真做事。把这个几个厂子做大做强,成为后来者的典范。”

  “学生谨记,还请老师放心。学生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孙挺一脸严肃的说道。

  董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开始你自己盯着,等一切都走入正轨了就可以放手。天下这么大,可不要被一个产业区给困住了。”

  “喏!”

  在手工业区待了两天,期间跟孙挺交流了很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品牌意识等等跟孙挺讲了一大堆。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总之先都讲了一遍再说。

  董明还跑到了工人中间跟他们聊了一下,问了一下他们对现在的工作满不满意,对现在的生活满意不满意。

  得到的反馈都是正向的,这让董明很是高兴。

  离开的时候,董明又跟孙挺叮嘱了几句:“人手的事情,你做的不要太过。这里不是羌族领地,也不是汉中,真要出了问题,老师没有完全的把握保住你。还有,工人们的待遇一定不能克扣。工钱、食宿都要安排好。”

  “最后,记住了,工业区不是少府,咱们做出来的东西是面向市场的,不要盲目的生产,派人去调研一下,根据调研结果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知道吗?”

  “话有些密了,你在这里忙着,我去杨隆那边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