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章 刘辩掏钱
是两亿钱。
刘宏在的时候,朝廷财政和他的内帑基本上不分家。但是眼下有董明拦着,有蔡邕看着,刘辩想要从朝廷拿钱,比吃屎还难。
每月就靠着少府给点。刘辩也没有理由从财政拿钱。蔡邕将宗室、皇宫等等所有开支都挂在了朝廷的财政支出上。
包括原本靠着内帑养着的西园八校尉,名义上是刘辩给钱,其实是朝廷拨款。花钱的路都给你堵上了,你要是再伸手要钱,不合适吧?
每年两亿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对刘辩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毕竟他私下里打赏个人什么的,张嘴就是几万几十万钱的赏;自己私下搞小动作更是花钱的大户。
董明很清楚,今年刘辩扔出来五六亿钱,其实是用的是刘宏给他留下的老本。能这么下本钱,董明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
“既然如此,微臣替司隶百姓,谢过陛下了。”董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同时心里也开始盘算,计算司隶都解决了,那原本准备挪出来,用来修建书院,给老师开月钱的钱肯定不能就放着不用,还是得再选一个地方。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很清楚,国家账面上有钱,那就是一种不作为。不怕你花钱,就怕你不花钱。只要能把钱花出去,花到实处,整个社会就会获得好处,国家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后世但凡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年年财政赤字?当然了,财政赤字得有个限度,不能无限制的亏钱,时间长了政府就崩溃了。但是略有赤字,绝对是每一个有作为的政府都追求的目标。
董明也不例外,朝廷这两年财政盈余,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者说,对整个天下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财富不能集中在朝廷手里面,而是应该花出去。
他之所以忽然想要普及基础教育,为的就是花钱。当然了,打仗更花钱,但是靠打仗来花钱,那不是山炮吗?战争一开始,那不是花钱了,那就是烧钱了,不用多,三个月,朝廷就得财政崩溃。
</br>
</br>
刘宏在的时候,朝廷财政和他的内帑基本上不分家。但是眼下有董明拦着,有蔡邕看着,刘辩想要从朝廷拿钱,比吃屎还难。
每月就靠着少府给点。刘辩也没有理由从财政拿钱。蔡邕将宗室、皇宫等等所有开支都挂在了朝廷的财政支出上。
包括原本靠着内帑养着的西园八校尉,名义上是刘辩给钱,其实是朝廷拨款。花钱的路都给你堵上了,你要是再伸手要钱,不合适吧?
每年两亿钱,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对刘辩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毕竟他私下里打赏个人什么的,张嘴就是几万几十万钱的赏;自己私下搞小动作更是花钱的大户。
董明很清楚,今年刘辩扔出来五六亿钱,其实是用的是刘宏给他留下的老本。能这么下本钱,董明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了。
“既然如此,微臣替司隶百姓,谢过陛下了。”董明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同时心里也开始盘算,计算司隶都解决了,那原本准备挪出来,用来修建书院,给老师开月钱的钱肯定不能就放着不用,还是得再选一个地方。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很清楚,国家账面上有钱,那就是一种不作为。不怕你花钱,就怕你不花钱。只要能把钱花出去,花到实处,整个社会就会获得好处,国家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后世但凡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年年财政赤字?当然了,财政赤字得有个限度,不能无限制的亏钱,时间长了政府就崩溃了。但是略有赤字,绝对是每一个有作为的政府都追求的目标。
董明也不例外,朝廷这两年财政盈余,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者说,对整个天下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财富不能集中在朝廷手里面,而是应该花出去。
他之所以忽然想要普及基础教育,为的就是花钱。当然了,打仗更花钱,但是靠打仗来花钱,那不是山炮吗?战争一开始,那不是花钱了,那就是烧钱了,不用多,三个月,朝廷就得财政崩溃。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