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后记:振华中学,毕业快乐
msp; 幸亏我两种都不是,所以我不会别有用心地篡改记忆来服务于虚荣心。

  回忆是一种喜好,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这种区别就像我和k,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对我而言,这种能力最重要的意义恐怕在于,它让我借由自己和同龄人成长的路径,回溯到最初,想起我是谁,我又怎样走到今天这一步。

  人的身体里住了很多小野兽,有野心,有虚荣心,有羞耻心,有进取心,有攀比心,有爱心,也有狠心和漠不关心。我记得在自己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它们是怎样一个个觉醒,力量此消彼长,控制着我做出正确或错误的事情,喜欢上匪夷所思的男生,讨厌起人畜无害的女生。

  我真正学会控制自己,而不是被这些小野兽所控制,花了漫长的时间。在苛责后原谅,在期望后释怀,最终生活得真正快乐而坚强。

  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有很多还在青春期的小读者,他们会给我发来许多信件,讲述那些在成年人眼中也许比芝麻还小的烦恼。可我并不真的认为这些烦恼微不足道。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很少教会他们认识自我,所以他们在和他人的攀比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又在被社会打击后迅速地给自己标签化,以物质和社会阶层为划分标准,彻底地将自己钉死在某个框框里,然后美其名曰,自己成熟了,现实了,“纯真年代一去不返了”。

  这在我看来是可怕的。

  有句话说“勿忘初心”,其实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有过“初心”,最原始的天赋、力量和喜好都在他们还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外力压倒,没来得及长成雏形,根本无从寻找,更谈不上忘记。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写一些“深刻”的东西,比如社会、职场、婚恋、官场?

  我觉得,以主人公的年长程度来判断作品深刻与否的想法本身就够肤浅的了。

  我喜欢写少年人的故事。

  记得哈德门烟头曾经说过,她有一天看电影,把字幕里的一句“星期六比较车少”错看成了“星期六比较年少”。

  一星期的七天中,星期六的确比较年少。星期一到星期五要工作,那是属于成年人的责任和焦虑;星期五夜晚的疯狂则带着一种对前五个工作日的报复感,显得如此不纯粹;星期日夜晚充满对下一个工作周的恐慌,这种沉重和前瞻性也不属于少年。

  只有星期六。星期六比较年少,可以尽情地睡懒觉,可以把一切推给明天,没有忧虑,也没有愤懑。

  我喜欢写星期六的少年。

  喜欢写他们的快乐和悲伤、挣扎与妥协。他们成长于无理由无条件的父母之爱,却开始学着追逐一份有条件也需要理由的男女之爱;成长于被爱,然后学着爱人;从无忧无虑,到被世界第一次恶意对待……

  这是成长的故事,是星期六终将结束的故事。

  肤浅的青春期不会理所当然地接续一个深刻的成年期,睿智需要生根才能发芽,种子藏在少年人的心里,并不是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可以催生。

  这一过程就足够迷人和深刻。

  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诚实的同时给予他们希望。

  不粉饰世界的善良,也不承诺努力之后定会有收获,但是相信上帝创造每个人都有原因,你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原因,不辜负这场生命。

  “振华中学系列”一共有三部,前两部分别叫作《你好,旧时光》和《暗恋·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