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钱塘(下)
是无名之人。

  有心探查,最终按捺下来。

  学生查老师,是大不敬的表现。

  “钱塘名景果然不凡,这一路走来,气象与他城不同。”李衍听到这声音,连忙瞧了过去。

  只见山路上慢慢走上来七八人,一个三十多岁的锦衣男子牵着一个六七岁的稚子在前,两人身后跟着一个一个白面无须的男子和一个做文士打扮的儒生,再后面就是四个做下人打扮。

  那儒生接口道:“钱塘文风鼎盛,都是今上教化之恩。”

  锦衣男子不可置否,儒生有些尴尬,但是面上毫无异色。

  “爹,你看,那高石头上坐着一个人。”

  锦衣男子顺着儿子目光望去,果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坐在大石头上,瞧这模样,似乎是在想什么事情出了神。

  锦衣男子无需示意,跟着他们那白面无须的男子就走了过去。

  李衍转过头,对他施了一礼,道:“要赏景去西边,那儿看到的景色绝对是最美的。要睡觉休息的去北边,那儿也有一块大石,刚好挡住风。要查看地形,就去东边,不过希望诸位老爷公子脚步轻一点,莫打扰了我师父看望故人。”

  白面无须男子一听,将要问的话语吞下肚子。

  刚才这小儿全部交代清楚了,他是陪着他师父来看故人的,他师父就在东边,同时言简意赅的介绍了山上的环境,叫人领情。

  锦衣男子一听,突然问道:“南边呢?”

  李衍从大石上跳下来,道:“这地方就是南边,看不了景也休息不了,南边就是用吹风的,倒是可以用来清醒清醒自己。你们要用,我让给你们就是。”

  这干脆的态度,到底令人诧异。

  锦衣男子缓缓走过来,白面无须男子不着痕迹的将李衍和他们隔开,李衍不是真的小儿,这自然明白他是一种保护的架势。

  锦衣男子在石旁站立许久,冷风吹来,果真容易清醒。

  他的心中一向清明,需要清醒的只怕是半山亭上饮酒作乐的兄长。

  “主子,这儿冷,还是听这位小哥儿的话去西边赏景吧。”

  锦衣男子闭上眼,他带过来的小孩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那白皙的小脸开始红了,显然受不住这股大风。

  李衍一笑,身子移了移。

  锦衣男子睁开眼睛,扫在李衍身上,李衍仿佛觉得自身在他面前毫无遮掩一般,惊恐、紧张等情绪全部充斥在心间,渐渐地,李衍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硬。

  好大的气场,只是凭着眼神就让他生出恐惧的心理。

  “走,下山去。”

  徐福点点头,那儒生侧过身子让路,显然是不敢反对。

  “爹爹,还没看景呢?”

  锦衣男子道:“请你伯父一起上来看。”

  小孩子一听,原本还纠结的他立刻散去了不满之意。

  李衍目送这一群人下山,来的快去的也快,他摇摇头,应该有一个时辰了。

  另一边,锦衣男子道:“徐福,去查查那小子的身份,还有他说的可是事实?”

  徐福应下,一旁的稚子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