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家有不测之风云花羡鱼未雨绸缪(八)
��为酬,方可出借。”

  “以文为酬,这倒是十分新鲜的。且以文章换圣贤书,也算不得是有辱先贤的。这好,这好。”傅泽明和花渊鱼都不禁击掌叫好的。

  花景途又道:“若是有人拿别人之作滥竽充数,冒名顶替怎么办?”

  花羡鱼笑道:“那便更简单了,只令借书人不但要作文,还得留姓名、住处,和所借的书籍等,罢了一概表挂于馆外,供天下人监察。再选一二首上乘之作打头,抱砖引玉。只要有人是不怕被天下人所耻笑,只管滥竽充数,冒名顶替。且前有佳作在前,还可避免有人为胡乱应付而作的狗屁不通。”

  花渊鱼道:“这主意好,这主意妙。”

  花景途亦点头了,“嗯,也算是周全了。”

  傅泽明思忖了片刻,也道:“我想这样一来,还可每年在其中选出上乘之作,请人篆刻在成碑,流传百世。”

  花渊鱼也道:“就该如此。依我说将那些上乘之作刊印成集,广散天下也不为过的。”

  此时花氏藏书馆不过是花家人口头里的一个主意,日后谁都没想到,这花氏藏书馆因而闻名。

  那时多少文人墨客因未能亲来一睹名作,或留下诗作墨宝,皆不敢称是大家的。

  故而多少人不远千里万里而来,令花氏藏书馆终成胜地。

  然,世人皆不知,花羡鱼提议建藏书馆的初衷,不过想为日后家里那场滔天大祸,未雨绸缪。

  若他们家终究躲不开那场祸事,只盼日后这些学子中能出有所成就者,顾念他们家的恩情,搭救他们家于水火之中。

  主意一定,花景途便赴广州向布政使司欧尚龙说明意图,且还道:“若那日叫卖筹款不足,草民就是自己拿出银子来亦要办的,这到底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等话。

  欧尚龙也是读书人过来的,听花景途有此志向,大为称扬,“此乃前无古人之壮举。”

  且花景途此举于他欧尚龙政绩有大助益,欧尚龙果然对花景途大开方便之门。

  罢了,欧尚龙还告诉花景途,“本司也知道你受了委屈的。如今本司虽动他们不得,但终有一日,本司不会让你今日之心白用的。”

  这话花景途当时不明白,也是后来张阁老倒台了,韩家大房秦夫人的姐夫——林侍郎,广东巡抚吴志勇,还有刘知县等人,如一条藤上的瓜,被一气掀起,花景途才知道,原来欧尚龙那时说的是他们。

  在得了欧尚龙的鼎力相助后,花景途广下名帖,邀有意他家珠田者齐聚广州。

  刘知县那里,花景途自然也递了帖子。

  虽都不明白花景途到底要做什么,但刘知县和他夫人知道定是花景途想到对策了,情急之下刘知县狗急跳墙,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就派人去私封花家珠田。

  只是待县衙的官差拿着封条要来查封珠田时,就见花家珠田早换了人,一色省府的公差把守,且珠田封条已上,俨然正是布政使司的字样。

  刘知县听说后,大呼道:“糟了,迟了一步。”

  刘夫人道:“相公莫急,赶紧给抚台大人修书请示才是。”

  刘知县当夜便写下书信急送广州。

  然,这封书信就如同沉海之石,再无音信了。

  刘知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