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花父再名落孙山三房做亲河东狮(三)
��才的礼。这些是人参和一些调养身子的药材。”

  康老太太摆手笑道:“还说不是还我的礼,我不就给外孙女几支参,和你们不相干的,使不着你们来还这礼的。”

  康大奶奶道:“自然是使不着我们来还这礼的,日后阿羡大了,自有她的孝心,所以这些是你女婿和我孝敬您老的。”

  康老太太听了,很是熨帖,便哂纳了。

  罢了,康大奶奶又劝道:“这人参虽是好物,但年份一长,只过百年就成灰了的,娘可别舍不得吃。”

  康老太太是个性子剔透的,一听这话,便问:“可是我给羡姐儿的人参坏了?”一面说,一面赶紧让丫头寻出她剩下的那些来瞧。

  她们一堆妇道人家,能瞧出什么好歹来的,便打发人拿去给医馆里的大夫认。

  下人回来报,果然那些人参竟没一支好的了,再存些年月便会化灰了。

  康老太太捧着那些人参,长长叹了一气,不禁黯然感伤了起来。

  都以为康老太太是心疼人参没了,纷纷劝解。

  只当初康老太太的陪房——严大嬷嬷,能明白了。

  严大嬷嬷知道,康老太太并非是心疼这些个如今有银子也买不着的上好人参,而是感念当年做姑娘时,承父母膝下的一份天伦。

  罢了,康老太太也没什么心思再说话,便让康大奶奶她们散了。

  花羡鱼觉着自己因为一场南柯梦,也算是有些见识了的,却也是后知后觉才发现,她外祖母竟和他们这地方的人都不同,说起来倒是能和南北都中的那些大家小姐,名门贵妇而论的。

  当日,花羡鱼一家就在康家歇下了,花羡鱼借故问起康大奶奶的。

  康大奶奶回想了一会子,叹了又叹才道:“说起来,当初我也只听你外祖父说过那么一回。”

  原来康老太太真不是他们这地方的人,是北都人士。

  可好好的都中大小姐,怎么就嫁到他们这等僻远之地来了?

  只听康大奶奶说,她外祖家,也就是康老太太的娘家,姓梁,曾是都中书香继世的官宦之家,梁父更曾是朝中大员。

  只可惜,当年梁大人一念之差,贪图那从龙之功,一步错,步步错。

  常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

  新帝登基伊始,便有心要铲除政敌,排除异己,梁家便在其中。

  梁大人追悔莫及的,却已于事无补。

  在梁家遭大难前,梁大人和梁夫人为保女儿不受牵连,一生平安,仓促间附大半的家财做嫁妆,将康老太太远嫁了。

  也是那时康老太太年轻,不能体会当时父母的良苦用心,对于被远嫁到如此僻远之地,心中难免有怨。

  也是多年后,康老太太才听到传闻,但那时梁家早逢大劫。

  梁大人病死在牢中,不久梁夫人随之亦去了。

  而康老太太的兄长也被治了枷号示众,日复一日的,兄长不堪受辱,也久不在人世了。

  乍闻,梁家家破人亡,康老太太肝肠俱断,若不是那时候康舅父还小,康老太太舍不得幼子,怕是早便看破了红尘,万念俱灰出家去了。

  故而那些个人参等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