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急之人
  “宣明正十年金科进士上前觐见。”

  以杨铭举、李明庆、师中泰三人为首,身后紧跟着四十余名士子,跪地齐声众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亭中坐着一明黄『色』龙袍的老人,看着满地的金科进士,脸上『露』着欣慰的笑容,轻轻挥了挥手,“平身吧。”

  “谢吾皇。”

  众人刚起身,就有太监拿着方方正正的垫子放置在每个士子的身后。

  “都坐吧。”

  “喏”

  众人拱手一拜,纷纷都坐了下去。

  “或许你们会奇怪,为什么朕让你们坐下?”

  “皇上仁德,爱护吾等。”

  见说话的是状元杨铭举,皇上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

  “何人有解?”

  众士子皆互相看了看,没人出声。就在皇上以为没人回答的时候,一个疲懒的声音响了起来。

  “民有疾苦,国有所难,历经几十余年,皇上胸有满腹之言,以警众生。”

  “你是?”

  “学生师子航。”

  皇上眉头微微皱了皱,一老太监忙附耳小声提醒了一下。

  “你就是师中泰?那日在殿试三急之人?”

  一语问罢,众人皆笑了。

  师中泰面无一丝愧『色』,“学生就是师中泰。人有三急,非吾身能控制,不可不急。”

  “哈哈哈,那你给朕说说,三急指的是什么?”

  “三急是内急,『性』急,心急也。”

  皇上听得好奇,“倒是新鲜,那何为内急,何为『性』急,何为心急呢?”

  众人也都高高的竖着耳朵,看师中泰怎么说。

  “用白话讲,内急为茅房,『性』急为洞房,心急可指妻子生子,夫着急。”

  “粗俗!”

  “倒也妥帖。”

  皇上点了点头,手中的扇子合了起来,放置在了左手手心。

  “方才你的话,其实与铭举的无甚差异,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皇上说的是,学生也只是在铭举兄的基础上点缀一二。”

  示意他坐下,皇上冲着众人笑了笑,这个话题便掀了过去。

  “今日之后,你们便是朕的门生,朕就是你们的先生。自今日之后,你们便都要各自赴任自己的职责,作为你们的先生,朕要提点你们几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中朝建朝以来,民众遍布中原大地,虽有兵士守卫边疆,可朝内辖区不乏恶劣乡绅,凶残匪徒,所以朕需要你们,中朝的百姓也需要你们。”

  一群士子就像被打了鸡血似得,齐声众呼,“学生愿为吾皇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朕是一国之君,身处高位,心怀百姓,却又触不及他们。而你们,就好像是朕的左右手,处于中朝各地,认真办事才能以解朕忧。自古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此解读有误之人,可能认为为官一任,不捞个盆满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