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王雱之邀 二
而南唐则自称唐帝之后,单凭这一条,司马光就有足够的理由以魏纪为纪年,可笑这些人居然在这些地方打主意,说话如此不经大脑,倘是被别有用心的说他们“诽议本朝,心怀南唐”,虽然大宋立国有百多年了,他们也受不起这一本。

  其实以王雱的聪敏,断然不会不明白这一层,只是他多半因为心恶司马光的政见,因此连着他主编的书也不愿意去读,才犯了这种错误。他此时心里也有几分不安,连忙站起来说道:“前辈见识,果然超出小子们多矣,学生受教了。司马大人的见解,的确是正论。”

  众人亦随之纷纷附和,倾刻之间,居然是一片颂扬之声。我心里暗叹,难怪古人说新党是小人之党,王安石想倚仗此辈成事,真是打错了算盘。想到此处,心里不耐烦得很,便对王雱说道:“元泽,贵府的花园布置甚是精雅,可见主人气象万千,我想四处走走,好好领略一下。”

  王雱欲要陪我一同观赏,我笑道:“贤主人不可太厚此薄彼,岂可因我一人而扫众人之兴?就叫那边的蔡京陪我就是,找个小厮带路便可。”

  王雱想想也是,便告了个罪,把蔡京叫了过来,又找了个机灵的书僮陪我去逛他王府的花园。

  有宋一代,但凡做到宰臣之位,多数都有食邑,且皇帝也比较大方,经常会赐府邸,这种事情我已经拒绝过不知多少次了。这王安石家里本来是穷的,但是他做到宰相后,和这个“穷”字就生份许久了。单是这个花园,就能让人明白什么叫“侯门深似海”。

  由那个书僮在前面引路,我和蔡京信步而行,过得几扇门,便渐渐把那喧嚣声抛到了耳后。我和蔡京天南地北的海侃,我所倡导的新学对于当时读书界的影响,是相当的巨大,我不仅仅是捅破了一层纸,而是推dao了一面墙,许多之前从未被中国人了解的领域,一下子被这些大宋的读书人收入了眼底,从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崇拜、好奇,以及产生一种在那个未知领域探索的冲动,可以说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曾接触过的心路历程。

  我们应当知道,科学不同于科技,在于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它包含着对世界的认知与认知的方法,新学的冲击,在这方面,影响尤其巨大。蔡京就是那种对于技术毫无兴趣,但是对新学后所包含的哲学意蕴非常感兴趣的人物。

  而我也在这闲谈中,得到蔡京此次被王雱邀来参加聚会,纯粹是因为他的弟弟江阴主薄蔡卞很受王安石的重视,而他本人,在此时却是免不了有点郁郁不得志。我也知道这个江阴主薄蔡卞,王安石曾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

  不过我的兴趣,主要还是因为他做过钱塘尉,我可以很详细的向他询问关于宋代海外贸易的情况,我问得相当的详细,从他的回答中,我能够感觉得这个人是一个精明练达的干吏,虽然不是自己当管的事情,但是他的回答也是相当的翔实、有条理。果然大奸大恶之徒,必是大智大勇之辈,金老爷子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只是让我郁闷不已的是,我似乎很欣赏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大奸臣。

  我听说宋代每年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奢侈品,心里就相当的不爽。我有点忧心的对蔡京说道:“这些淫巧之物,无利于国计民生,只会让士大夫生活奢华,而失去太祖皇帝以来立国的精神,须得想个法子加以改变。”

  蔡京见我如此说,便笑道:“石相不需担心,倘若朝廷有意控制,此事只在反掌之间。”

  我听他瞬时间竟然就有主意应付,倒是吃了一惊,便问道:“元长有何高见?”

  蔡京笑道:“只需朝廷下令,凡那些奢侈之物,每次运往中国的,只允许若干之数,若是超出,便予没收,连带他商人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