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节
�都向计划的那样发展。

  一连三天的暴雨后,天气终于晴了。一道七彩夺目的彩虹横跨于天际,甚是鲜艳夺目。绿叶尖上垂着迟迟不肯滴落的雨点,每每风一吹,便如一场小小的阵雨,噼哩啪啦把路过的人淋得浑身湿透。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谁也不知道宫里却透着一丝诡异的气氛,正酝酿着一场有关大汉走向的风暴。

  皇帝的车驾在秦汉时称为“乘舆”,用黄缯做成的车盖,称为“黄屋”;左排马轭上插着雉尾为装饰的大旗,称为“左纛”,同时有六匹马拉的,才是天子专用的车架排场,可是如今宫里的这种仪仗上高坐之人,却是凶名在外的董卓。

  “伟恭,天子果真要让位于本太师?”董卓虽然坐在天子才能坐的车架上,却还有点心虚,他也知道天下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反对他的人可以一直从中国排到索马里去。

  李肃一脸恭敬的问道:“太师何故相疑?今海内四定,太师之德,天下共誉,自汉朝开国四百年来未有功高于太师者,当今皇帝禅位,正合民意,望太师勿疑!”

  “哈哈哈,说得好!吾既为天子,卿当为太尉!”董卓被一番马屁拍得忘乎所以。

  李肃更是机灵,对于心下大乐的董卓,口称“陛下。”

  心下暗自笑,死到临头,让你乐一把也无所谓,只是脸上还要装成兴高采烈的样子着实有点虚伪。

  未央宫内。

  文武百官济济一堂,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今天将要发生的事,尽管他们知道了后也多半会额手称庆,但是这种事毕竟越少人知道越好。

  而知道内幕的人,则是一身不安,董卓一旦没躺下,身上就象有一万子虱子在不停的咬,难过的要命。自己事败身死没关系,可是这大汉朝就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

  董卓啊,做最后一件好事,快死吧。王允众人的眼晴里不时的跳动一小窜火花,死死的盯着侧门——董卓的习惯可不象普通官员,会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走侧门,他一定会飞扬跋扈的走皇帝和太监才走的侧门。

  “太师到!”随着小黄门的一声尖尖的唱仪,所有人目光一齐朝侧面看去,带着各种不同的心绪,不安,焦虑,或者是期待。

  王允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如此期待董卓快点出现在自己眼前。装了几年的奴才,这日子终究是个头了——反正董卓不死,自己就死了,都不用再卑躬屈膝了。

  士孙瑞、皇甫嵩几人,互相交流着鼓舞的眼神,这个计划由吕布来参与,绝对的万勿一失。

  董卓前脚刚踏上未央宫的台阶,后面披着铁甲的士兵想跟去,被李肃一阵喝斥:“止!今日乃新天子登基的好日子,尔等怀有利刃,不祥之物,切不可随天子入内。吾等自会保得天子周全。”

  董卓听了这话,眉开眼笑的阻止了这些近卫,带着满腔不可一世的骄傲,昂首拾阶而上。

  身后的李肃做戏索性做全套:“天子果真龙行虎步!脚下生风!”

  董卓更是志得意满的一阵狂笑。

  笑吧笑吧不是罪,等下你就没机会。

  李肃看着董卓一步步接进未央宫,脸上的恭敬一点点也换上了狰狞。

  董卓一脚还踏在未央宫的门槛上,早已经不耐烦当忍者的李肃拔出随身长剑,就往董卓脑后斫去,一面大呼:“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二十个带刀的忠心卫士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