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针锋相对
工队相互勾结,串通一气欺骗局里呢?”

  “第三点,小薛同志对解决问题有点想当然,或者说把问题从一个地方移动另一个地方,虽然移了位置,但问题并没有解决。首先,我不否认施工队有以次充好的动机,毕竟他们是想赚更多的钱。但是他们绝对不敢大面积地使用伪劣产品,最多是偷偷摸摸地在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使用。就拿你们所说的水泥电杆,他们总要用车运吧,要先摆放在工地附近吧,不可能从电杆厂一下把它们竖在地里,对不对?在运输过程中,在摆放中,即使我们的随工人员没有发现问题,周围的人也会向我们报告。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按你们的意见,把材料购买权全部收到某一个部门,如果这个部门的人被厂家收买,那问题是不是更加严重?本来可能只是局部的、某个施工队的问题,现在反而可能导致出现造成大面积的、全局性的问题。”

  “第四点,就是过分强调我们邮电局与施工队的对立。我们与施工队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是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前一段时间里,他们垫付资金帮我们邮电局购买工程所需的材料,我们也容许他们从中赚取一点的利润。现在我们眼红这些微薄利润,这会使他们寒心,简直就是卸磨杀驴嘛。我们是共产党员,但共产党员也要讲良心也要讲一点人情。别人在困难时期帮助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回报一点给他们。当然,这是在不损害我们邮电局的利益的前提下讲人情。也许你们会笑,又要让利给他们,又不损害邮电局的利益,怎么可能?是吧?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自己采购的话,需不需要人工费、运输费、保管费、场地占用费?还有资金占用成本,以及在运输、存储、分发这些材料的过程中还要产生耗损。这都是随之而来的,避免不了的。同志们,这些钱肯定不少,以前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今后材料需求的量只会更大更多,也就是这部分成本会很大,如果把这些交给施工队,我们就可以节省下这些开支,把钱用在最需要钱的地方去。”

  孙副局长说道这里,有停顿了一下:“因此,我建议工程建设的模式继续保持,但电信股考虑增加一到二个随工人员,加大考核力度和验收力度。”

  孙副局长在发言的时候,反驳的对象用的“你们”二字而不是“你”或“薛华鼎”三字,所以大家都明白孙副局长的话表面看是针对薛华鼎的,实际上是针对李副局长的。

  孙副局长说完之后,微笑着扫描众人,盯着那些股长的眼睛,几个股长不敢与他的笑脸对视,大都胆怯地点头或微笑后才移开目光或低下脑袋。当然,这个时间很短。

  李副局长不急不慢地喝了一口水,悠闲地看着孙副局长玩这种小把戏,等孙副局长收回目光后才轻松地笑道:“孙副局长刚才的话很有水平,也很有道理,让我受益非浅啊。就孙副局长的话,我也谈一点点看法。呵呵,我也跟孙副局长一样,来它一个一二三四,我是依葫芦画瓢哦。”

  “第一点,我们孙副局长说施工中的问题是难免的,是不可避免的。这点对吗?很对,至少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正因为我们知道有问题存在,所以我们必须也应该制定一个好的规则,确立一个好的制度,运用一个好的办法来限制这些问题,确保这些问题不超过我们容许的范围。呵呵,说远了。现在回到我们的工程方面,请问,我们现在工程的监管全面吗?施工队购买的材料我们有数吗?对材料我们有办法进行全面检测吗?没有!是的,没有,很危险啊,漏洞很大,同志们。你们也许会问,那是不是我们电信股随工的职工失职呢?不是!是因为我们没有人力、物力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仅仅靠几个随工人员根本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材料质量的。现场随工人员能督促施工队的施工质量就算很称职了。可以说我们局里现在对施工队的管理是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