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林海其人
��友邀请,他能不去吗?又或者被人送了美妾,林老爷会不会拒绝,谁也说不准,想来贾夫人也一定有这方面的担心,而林崎远古板不知变通之名远播,也是表现最厌恶去那等地,好色等性格,这方面能使他在贾夫人印象里加分不少。

  末月不知赵氏话中意思,只是忽然觉得,她在这家中两年,竟从不知道他们都是这么有打算、有主意的,听奶奶话中意思,母亲石氏去当奶娘,并不是冲着银子去的,而是奔着那家的人脉?人脉?什么人脉?官场上的吗?还是负责监考的大人?

  “只要能争取到同林老爷一同赶考的机会,儿子不是草包,定能取得他的认同。”说着说着,林崎远情绪有些低落的道:“本来,文人不应该如此琢磨算计,只是前两次科举让我明白,寒门子弟出头太难了,每次监考的主考官性格各不相同,对文章、学识偏好也不同。”

  “我在京城时也听说过,有的喜爱文章华丽,有的喜欢言辞朴实,还有的最喜欢生僻古学.....每年科举时,有门路的一定会先把主考官对才学的爱好打听清楚,或是拜师或是送礼的,人有人道,狗有狗洞,你呀!就吃亏在这上面,才学再好,也要找到能赏识你的人才行。”赵氏想起跟京城那些官夫人交往时的记忆,念叨起来。

  这母子二人的对话末月算是明白了,这会她不由吃惊自家奶奶这精明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林老爷又是谁,跟自家是同宗吗?还是嫡、旁系的关系?看过不少家斗小说的末月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问题,想完后又暗笑自己傻了。

  如果是同宗或旁系,哪怕家境差距大,也不会一口一个老爷的喊,一般都是喊宗族内的排辈称呼吧?看来这两个林姓之家并非一家,她肯定的想,一旁的石氏到底对科举大局认识不够,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她跟自家婆婆、相公生活这么多年,早已经养成习惯。

  不明白的事暂且放放,总有弄明白那一天,因此,等母子二人停下话头后,看看天色忙道:“娘,您的话我记下了,现在时间不早,我先回府去,免的饿着小少爷,引的贾夫人不满。”

  “恩!你雇辆驴车回去吧!别省着,崎远,你去送秋儿回府。”赵氏疼惜的道。

  林崎远点点头,当先走出屋,石氏面带一丝绯色,给赵氏行了个礼,才低头出了屋,惹的赵氏笑着念道:“这大户人家真没白去,竟然还给我行礼,哎!为了一个没多少准头的希望,苦了他俩了。”

  末月诧异的看了奶奶赵氏一眼,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窗户外,一向表现古板的林崎远竟然拉着石氏的手向院门走去,她这才想起,自石氏当了奶娘,这两口子聚少离多,石氏每次回家,都呆不了多久,算算他们应该自她出生后,就再没过夫妻生活,这还真苦了两个年轻人。

  石氏没有使赵氏、林崎远失望,过了三四日,林家就派遣了管事前来,送来林老爷邀请林崎远过府一叙的请柬,竟给足了林崎远面子,说起来石氏在林家当奶娘,论身份是活契下人,林崎远即使有功名在身,也矮了林老爷一头,林老爷要见他,命管家一传,他也是要必须去的。

  却不想林老爷竟下帖子邀请,这使得林崎远未见人家,就印象大好,加上自家算计人家的愧疚,使林崎远对林老爷隐隐有些负罪感,到第二天过府见面时,言行举止难免带出形态,却不想这林老爷也是一个过分聪明的伶俐人。

  早在自家竟签了个秀才娘子当奶娘,就隐隐觉得这人家是另有打算的,为此还悄悄派人查探了这一家,不想,竟查出些有意思的事情来,说起来这林老爷名海,字如海,生于列侯之家,可爵位偏偏传到他父亲那一代正好四代而止,他是一个生于侯门,偏偏没任何爵位的侯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