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母爱
��早前心下还有些不平,后来听闻永乐公主也做了晋帝的妃子,倒也安宁了。乱世之中,身为亡国公主,只要有一席安身之地,能吃饱饭,穿暖衣,还有个名分,他日再生个一男半女,这一生也算是安稳了。
&nb永乐公主因助大周九皇子夺权失败,丈夫被杀,而她则被打入冷宫。正统帝离京,新帝入宫,冷宫管事太监见晋帝纳了玳瑁公主,就寻了门子将永乐公主献给晋帝。说是献,早前这管事太监亦与永乐公主分析诸多利弊。
&nb“你是大周的公主,这是晋国的新帝,大周视公主是叛臣逆子,也只有晋帝可以给公主一份富贵生活。新帝的年纪虽然比你略长些,这年纪成熟的男人更知怜惜、疼爱女人……”
&nb永乐公主被贬冷宫,生不如死,她自小原就是皇家金枝玉叶,却突地要受宫中奴婢宫人们欺凌,若她想寻短,早就丢了性命,未曾寻短就有求生之意。
&nb就算冷宫管事太监不说,她也会接受命运的安排。心里暗暗将自己的命运与玳瑁公主相比,想玳瑁公主没了母国,丧了儿子,被丈夫弃如弊履,人家也是好好儿地活着,与玳瑁相比,她还算是庆幸的。
&nb玳瑁公主都平静地接受了做晋帝的妃子,她又有何抗拒的。
&nb晋帝见永乐亦是个可怜女人,册封为“珍嫔”,雷皇后赐她为一宫主位。
&nb沐容不由心下感叹,一国公主尚且如此,可见兵荒马乱之中,其他女子的命运又将如何。乱世之中,女子命似飘萍,她们所以依仗的就是得到男人的庇护。能如她这般自立自强,又有未名宗作为依仗的女子,天下毕竟是少数,如果她不曾拥有穿越的灵魂,也许并不比她们好多少。
&nb夏喜不紧不慢地道:“公主,另四位,两位美人从掖庭选出来的宫婢,皆是年纪在二十出头的,一位是咸城萧氏姑娘。另一个姓常,是周国犯官之女。”
&nb萧姑娘当年早就订下婚约,不想婆母病逝,未婚夫要替婆母守孝三年,还差半年孝期刚满时,萧家因助大周九皇子夺帝失败,满门获罪。虽然早前正统帝没有祸及全族,可在那等情势下,宫中的萧淑妃自尽、九皇子被贬庶人流放、永乐驸马被杀、永乐公主被贬冷宫,因宫中太皇太后求情,正统帝暂时没杀萧家人,但萧家也受到了莫大的冲击,萧家未娶的儿郎、订亲的姑娘纷纷被退亲,就连年轻的奶奶们,也有不少与萧家儿郎和离的。
&nb正统二年九月,太皇太后薨。
&nb正统二年冬月,正统帝终于颁下了对萧家迟到两年的罚令,萧家男儿流放苦寒黔地,萧家女眷充入掖庭为奴。
&nb萧姑娘随着萧氏一族的姐妹、姑婶等进入掖庭。
&nb常姓官员之妹常姑娘的情形与萧美人相似,早前曾订过两回亲事,第一次订亲不到三年,未婚夫落水身亡;后,再订兄弟常大人的同窗,订亲不到半年此人病逝。自此,传出她克夫的谣言,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不愿与她订亲。
&nb后来,家中给她算命,说常姑娘命中注定要嫁入皇家为妇。
&nb原是不信的,晋帝要在掖庭选妃的消息传出,整个掖庭都轰动了,从婢到主,谁不愿意,即便要服侍的是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她们也是愿意的。何况她们原是罪奴,只有得宠,才能扭转一族人、一家人的命运。
&nb就如萧姑娘,她就能乐意侍奉晋帝,这样她的父兄就有离开黔地回返京城的希望。
&nb夏喜又道:“两位贵人是前朝旧臣献上来的佳丽,皇上甚是宠爱。”
&em
&nb永乐公主因助大周九皇子夺权失败,丈夫被杀,而她则被打入冷宫。正统帝离京,新帝入宫,冷宫管事太监见晋帝纳了玳瑁公主,就寻了门子将永乐公主献给晋帝。说是献,早前这管事太监亦与永乐公主分析诸多利弊。
&nb“你是大周的公主,这是晋国的新帝,大周视公主是叛臣逆子,也只有晋帝可以给公主一份富贵生活。新帝的年纪虽然比你略长些,这年纪成熟的男人更知怜惜、疼爱女人……”
&nb永乐公主被贬冷宫,生不如死,她自小原就是皇家金枝玉叶,却突地要受宫中奴婢宫人们欺凌,若她想寻短,早就丢了性命,未曾寻短就有求生之意。
&nb就算冷宫管事太监不说,她也会接受命运的安排。心里暗暗将自己的命运与玳瑁公主相比,想玳瑁公主没了母国,丧了儿子,被丈夫弃如弊履,人家也是好好儿地活着,与玳瑁相比,她还算是庆幸的。
&nb玳瑁公主都平静地接受了做晋帝的妃子,她又有何抗拒的。
&nb晋帝见永乐亦是个可怜女人,册封为“珍嫔”,雷皇后赐她为一宫主位。
&nb沐容不由心下感叹,一国公主尚且如此,可见兵荒马乱之中,其他女子的命运又将如何。乱世之中,女子命似飘萍,她们所以依仗的就是得到男人的庇护。能如她这般自立自强,又有未名宗作为依仗的女子,天下毕竟是少数,如果她不曾拥有穿越的灵魂,也许并不比她们好多少。
&nb夏喜不紧不慢地道:“公主,另四位,两位美人从掖庭选出来的宫婢,皆是年纪在二十出头的,一位是咸城萧氏姑娘。另一个姓常,是周国犯官之女。”
&nb萧姑娘当年早就订下婚约,不想婆母病逝,未婚夫要替婆母守孝三年,还差半年孝期刚满时,萧家因助大周九皇子夺帝失败,满门获罪。虽然早前正统帝没有祸及全族,可在那等情势下,宫中的萧淑妃自尽、九皇子被贬庶人流放、永乐驸马被杀、永乐公主被贬冷宫,因宫中太皇太后求情,正统帝暂时没杀萧家人,但萧家也受到了莫大的冲击,萧家未娶的儿郎、订亲的姑娘纷纷被退亲,就连年轻的奶奶们,也有不少与萧家儿郎和离的。
&nb正统二年九月,太皇太后薨。
&nb正统二年冬月,正统帝终于颁下了对萧家迟到两年的罚令,萧家男儿流放苦寒黔地,萧家女眷充入掖庭为奴。
&nb萧姑娘随着萧氏一族的姐妹、姑婶等进入掖庭。
&nb常姓官员之妹常姑娘的情形与萧美人相似,早前曾订过两回亲事,第一次订亲不到三年,未婚夫落水身亡;后,再订兄弟常大人的同窗,订亲不到半年此人病逝。自此,传出她克夫的谣言,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不愿与她订亲。
&nb后来,家中给她算命,说常姑娘命中注定要嫁入皇家为妇。
&nb原是不信的,晋帝要在掖庭选妃的消息传出,整个掖庭都轰动了,从婢到主,谁不愿意,即便要服侍的是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她们也是愿意的。何况她们原是罪奴,只有得宠,才能扭转一族人、一家人的命运。
&nb就如萧姑娘,她就能乐意侍奉晋帝,这样她的父兄就有离开黔地回返京城的希望。
&nb夏喜又道:“两位贵人是前朝旧臣献上来的佳丽,皇上甚是宠爱。”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