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87章 功高震主〔12000+〕
�算,否则如何解释他康复之事。
就在紫嫣与沐容议事之时,沐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
老太君的慈宁院。
二太太、三太太、沐二郎静坐两侧。
老太君从盒子里取出一封信,屋子里只余了心腹婆子服侍,婆子接过信,递给了沐二郎。
信是沐元济写回来的,是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函家书。
沐二郎惊道:“北齐与西凉结盟,签定三十年内互不侵犯合约。”
老太君点了点头。
凉帝下旨,令沐元济带二十万兵马班师还朝。
北边没有战事了,可大周与西凉接壤处的磨擦不小,但那块儿是归飞虎大将军汤有为掌管的。
老太君又从盒子里取了一封信,“这是平远候老夫人海氏写给我的信,她说已派了下人来晋阳,特意来接容容去京城范家小住。”
沐二郎又接了这信,看完之后,面露疑色,而不安之色也越来越凝重,“海氏性情柔软和顺,心地善良,不问政事,以前来信,也只是打听容容的事,可这次却破天荒地与我拉家常,甚至还说了朝堂上御史弹劾元济、元浩、元泽兄弟三人的事。范老三跳出来附议,说元浩贪墨,皇上已下令刑部、吏部、御史三司会审,要押元浩回京严查。”
二太太冯氏惊呼一声“母亲是说二老爷出事了?”丈夫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二房最大的支柱,虽然她还有儿子,她留在家中,也是为了教子孝母,“二老爷怎会贪墨?他虽是上党刺史,可从来没做过贪墨之事,每年家中还与他捎去银子,就是前不久,才给他捎了十万两,他……他万不会贪墨的。”
雷氏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是朝廷要对我们沐家下手了,我们沐家世世代代镇守边城,为朝廷死了多少男人,现在与北齐议和,就要鸟尽弓藏!”
老太君悠悠轻叹,“沐家忠心为国,元济还没抵京,朝堂就变了方向。我已经传话给元济,让他以身伤太多,体弱多病为由,请辞飞龙元帅一职。希望如此,可以保沐氏平安。但我们,亦得做好准备替沐家保存血脉香火。”
冯氏连声道:“我们都听老太君的。”
老太君轻舒一口气,功高震主,她一直在防,沐家行事已经很低调谨慎,可到底还是防不住帝王的猜疑,“容容是元济唯一的骨血,但老祖宗离开之前曾留下话,说保住容容,就有我沐家崛起之时,所以,她会第一个离开晋阳。
二房的十三郎、三房的十郎尚幼,正是学艺之时,我已经联络了大周、北齐两地的江湖门派,这两个门派都曾与我沐氏祖上有旧,也是信得过的,我决定送他们二人去门中习武学艺。大房的宁哥儿,今年虚岁也有十岁了,我亦写信,让他随十郎同去江湖名门学艺。二房六郎的儿子里挑一个跟十三郎离开。”
雷氏听到这儿,心下越发不安起来,老太君做出此番安排,这是在防备于未然,“母亲,不能再多送走几个孩子?”
老太君一脸肃穆之色,“人多了定会被朝廷抓住把柄,你们别忘了,那可是江湖门派,亦不在西凉国内。”
弄不好,就会被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你沐家忠君爱国,为何你沐家的子孙却在他国习武,你这是何居心?朝廷是有规定的,身为西凉臣子,不得私下与他国大臣接触,虽说那是江湖名派,可万一有人做文章,非说成那是他国�
就在紫嫣与沐容议事之时,沐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
老太君的慈宁院。
二太太、三太太、沐二郎静坐两侧。
老太君从盒子里取出一封信,屋子里只余了心腹婆子服侍,婆子接过信,递给了沐二郎。
信是沐元济写回来的,是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函家书。
沐二郎惊道:“北齐与西凉结盟,签定三十年内互不侵犯合约。”
老太君点了点头。
凉帝下旨,令沐元济带二十万兵马班师还朝。
北边没有战事了,可大周与西凉接壤处的磨擦不小,但那块儿是归飞虎大将军汤有为掌管的。
老太君又从盒子里取了一封信,“这是平远候老夫人海氏写给我的信,她说已派了下人来晋阳,特意来接容容去京城范家小住。”
沐二郎又接了这信,看完之后,面露疑色,而不安之色也越来越凝重,“海氏性情柔软和顺,心地善良,不问政事,以前来信,也只是打听容容的事,可这次却破天荒地与我拉家常,甚至还说了朝堂上御史弹劾元济、元浩、元泽兄弟三人的事。范老三跳出来附议,说元浩贪墨,皇上已下令刑部、吏部、御史三司会审,要押元浩回京严查。”
二太太冯氏惊呼一声“母亲是说二老爷出事了?”丈夫是她的天,是她的地,是二房最大的支柱,虽然她还有儿子,她留在家中,也是为了教子孝母,“二老爷怎会贪墨?他虽是上党刺史,可从来没做过贪墨之事,每年家中还与他捎去银子,就是前不久,才给他捎了十万两,他……他万不会贪墨的。”
雷氏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这是朝廷要对我们沐家下手了,我们沐家世世代代镇守边城,为朝廷死了多少男人,现在与北齐议和,就要鸟尽弓藏!”
老太君悠悠轻叹,“沐家忠心为国,元济还没抵京,朝堂就变了方向。我已经传话给元济,让他以身伤太多,体弱多病为由,请辞飞龙元帅一职。希望如此,可以保沐氏平安。但我们,亦得做好准备替沐家保存血脉香火。”
冯氏连声道:“我们都听老太君的。”
老太君轻舒一口气,功高震主,她一直在防,沐家行事已经很低调谨慎,可到底还是防不住帝王的猜疑,“容容是元济唯一的骨血,但老祖宗离开之前曾留下话,说保住容容,就有我沐家崛起之时,所以,她会第一个离开晋阳。
二房的十三郎、三房的十郎尚幼,正是学艺之时,我已经联络了大周、北齐两地的江湖门派,这两个门派都曾与我沐氏祖上有旧,也是信得过的,我决定送他们二人去门中习武学艺。大房的宁哥儿,今年虚岁也有十岁了,我亦写信,让他随十郎同去江湖名门学艺。二房六郎的儿子里挑一个跟十三郎离开。”
雷氏听到这儿,心下越发不安起来,老太君做出此番安排,这是在防备于未然,“母亲,不能再多送走几个孩子?”
老太君一脸肃穆之色,“人多了定会被朝廷抓住把柄,你们别忘了,那可是江湖门派,亦不在西凉国内。”
弄不好,就会被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你沐家忠君爱国,为何你沐家的子孙却在他国习武,你这是何居心?朝廷是有规定的,身为西凉臣子,不得私下与他国大臣接触,虽说那是江湖名派,可万一有人做文章,非说成那是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