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牵红线(10000+)
“请随我来。”
沈宛令人将果子移到了小厨房。
婆子一进来就打量着沈宛,模样儿好,举止也得体,说话的声音也温婉好听,怎么看怎么满意,梁宗卿的亲娘过世得早,后面的国公夫人、世子夫人生怕委屈了他,对他的婚事一直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可谓里挑了又挑,至今也没觅上更好的,反倒耽搁了梁宗卿。
而今,终于有个好的了
沈宛无论是哪方面都让人挑不出错来。
更重要的是,梁宗卿似乎自己上了心。
沈宛赏了婆子一行三人三串铜钱,又说了几句吉祥话。
婆子看沈宛就越发顺眼了,怎么瞧都满意。
婆子立时忆起出门时,梁宗卿的叮嘱,忙问道:“不知沈五姑娘的病可大好了?”
“大娘有心了,昨儿夜里退烧了,已见大好,喝了几次药也稳了许多,只是有些咳嗽,想来再吃几日药就能痊愈。”
婆子迭声道:“这就好!”
第95章牵红线
沈容原睡着了,隐隐听到有人说话,突地睁开眼睛,见沈宛与一个陌生的中年妇人在说话,那婆子长得和善,心头不由好感倍生,“姐姐,这位大娘是……”
小环笑道:“是梁大公子派来给二位姑娘送果子的。”
“是梁大哥吗?”沈容笑得眉眼弯弯,裹着斗篷奔出屋来,欠身道:“大娘,梁大哥的字写得好,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我就是个皮的,也不晓得梁大哥愿不愿教我这个笨学生?还请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如果他得空,劳他过来指点我一二,沈五娘感激不尽。”
沈宛惊呼出口“容儿!”
“姐姐不也夸梁大哥的学问好么?我们不懂,就该请教梁大哥。”
婆子笑了又笑,一个住在幽兰榭,一个住在青松馆,中间只隔了一道九曲廊桥,现下廊桥上的门都已经上了锁,要过来,需得沿上一圈,但,这样也不妨碍一对少年少女相互切磋学习,可到底是男女有别。
婆子忙道:“这几日,周状元、罗大公子都住在青松馆,听闻沈大姑娘的才学是极好的,你们倒不妨一处做学问。”
做学问?
沈宛可不会做学问搏功名,只是大周民风还算开化,听说京城书院里便有一个女夫子,而太学院里教授皇子公主们琴艺的也是女子,但官家千金只是懂得便好,并不一定得非常精通。
沈容忙道:“有劳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就说是我……我沈五娘向他请教琴艺、棋艺,他不嫌沈五笨拙便好。”
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幽兰榭的侍女出去瞧了一阵,回来时,身后跟了两位清秀、体面的丫头,一水的穿着粉褂春裳,挽着一样的发髻。“沈大姑娘,是崔姑娘、罗姑娘二位来了,说是过几日要办一年一度的诗词会,她们得过来预备张罗。”
罗姑娘,是罗小鸾。
沈宛对沈容道:“你烧刚退,快回屋歇着。我去迎接崔姑娘、罗姑娘。”
沈宛原与罗小鸾交好,两个一见面,又少不得说笑几句。
崔鸣凤笑道:“听说青松馆那边的青松诗社都开始张罗了,今儿一早,永乐公主便使了宫娥来递话,让我们的幽兰诗社�
沈宛令人将果子移到了小厨房。
婆子一进来就打量着沈宛,模样儿好,举止也得体,说话的声音也温婉好听,怎么看怎么满意,梁宗卿的亲娘过世得早,后面的国公夫人、世子夫人生怕委屈了他,对他的婚事一直都是高不成、低不就,可谓里挑了又挑,至今也没觅上更好的,反倒耽搁了梁宗卿。
而今,终于有个好的了
沈宛无论是哪方面都让人挑不出错来。
更重要的是,梁宗卿似乎自己上了心。
沈宛赏了婆子一行三人三串铜钱,又说了几句吉祥话。
婆子看沈宛就越发顺眼了,怎么瞧都满意。
婆子立时忆起出门时,梁宗卿的叮嘱,忙问道:“不知沈五姑娘的病可大好了?”
“大娘有心了,昨儿夜里退烧了,已见大好,喝了几次药也稳了许多,只是有些咳嗽,想来再吃几日药就能痊愈。”
婆子迭声道:“这就好!”
第95章牵红线
沈容原睡着了,隐隐听到有人说话,突地睁开眼睛,见沈宛与一个陌生的中年妇人在说话,那婆子长得和善,心头不由好感倍生,“姐姐,这位大娘是……”
小环笑道:“是梁大公子派来给二位姑娘送果子的。”
“是梁大哥吗?”沈容笑得眉眼弯弯,裹着斗篷奔出屋来,欠身道:“大娘,梁大哥的字写得好,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我就是个皮的,也不晓得梁大哥愿不愿教我这个笨学生?还请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如果他得空,劳他过来指点我一二,沈五娘感激不尽。”
沈宛惊呼出口“容儿!”
“姐姐不也夸梁大哥的学问好么?我们不懂,就该请教梁大哥。”
婆子笑了又笑,一个住在幽兰榭,一个住在青松馆,中间只隔了一道九曲廊桥,现下廊桥上的门都已经上了锁,要过来,需得沿上一圈,但,这样也不妨碍一对少年少女相互切磋学习,可到底是男女有别。
婆子忙道:“这几日,周状元、罗大公子都住在青松馆,听闻沈大姑娘的才学是极好的,你们倒不妨一处做学问。”
做学问?
沈宛可不会做学问搏功名,只是大周民风还算开化,听说京城书院里便有一个女夫子,而太学院里教授皇子公主们琴艺的也是女子,但官家千金只是懂得便好,并不一定得非常精通。
沈容忙道:“有劳大娘与梁大哥说一声,就说是我……我沈五娘向他请教琴艺、棋艺,他不嫌沈五笨拙便好。”
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幽兰榭的侍女出去瞧了一阵,回来时,身后跟了两位清秀、体面的丫头,一水的穿着粉褂春裳,挽着一样的发髻。“沈大姑娘,是崔姑娘、罗姑娘二位来了,说是过几日要办一年一度的诗词会,她们得过来预备张罗。”
罗姑娘,是罗小鸾。
沈宛对沈容道:“你烧刚退,快回屋歇着。我去迎接崔姑娘、罗姑娘。”
沈宛原与罗小鸾交好,两个一见面,又少不得说笑几句。
崔鸣凤笑道:“听说青松馆那边的青松诗社都开始张罗了,今儿一早,永乐公主便使了宫娥来递话,让我们的幽兰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