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以一换一
。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对象!他们当年白手起家时的条件,远比我们这些后辈现在所处的环境要艰难得多!但说到冯老壮志未酬的事业,我却觉得并不是新鸿基证券!

  因为新鸿基证券是冯老一生事业中。最辉煌的一块丰碑!如果冯生愿意接受我们的合并建议,我想把合并后新公司的名字。定为‘亚洲新鸿基证券’。毕竟‘新鸿基’这块招牌是华资券商的一面旗帜,我们这些后人有义务继承。老一辈企业家的荣誉与精神!

  而亚洲证券之所以希望能与新鸿基证券合并,是为了在接下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有与外资券商一较高低的资本。所以我从没想过让冯生您贱卖主业,亚洲证券非常欢迎冯生成为合并后新公司的重要股东!”

  冯勇祥的眼中闪过几抹亮色,他之前听闻李轩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物。但他听李轩刚才的这一番表述,深刻的感觉到,对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物。

  “合并”而不是“吞并”,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代表的姿态却完全不同!前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而后者这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合作。

  李轩作为世界首富就算什么话都不说,他所代表的巨额财富依旧会让人感到窒息。但对方至少给他找了,一个可以遮羞的借口。

  冯勇祥如果不愿落下贱卖主业的名声,可以在新公司中保留一部分股权。这样双方的交易就披上强强联合,为华资券商杀出一条出路的外衣!

  就在冯勇祥品味李轩刚才这番话的味道时,李轩又继续说道:“冯老创下的金融版图除了新鸿基证券之外,还有新鸿基银行,我认为这才是老先生壮志未酬的事业!在下之前听闻,冯老当初与阿拉伯银行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时,还有一份附属的股权回购协议,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一回事?”

  冯勇祥点了点头,眼中难掩一丝落寞的神色。在前几年的香港前途危机中,香港银行业被地产和股市牵连而发生剧烈震荡。中小华资银行纷纷陷入危机之中,新鸿基银行也难逃厄运。

  新鸿基银行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坏账,但却也因为“港元危机”中港币严重贬值,而流失了巨额存款,一时间陷入经营困局。于是冯景喜只好选择更强大的银行作为靠山,在1985年初把新鸿基银行75%的股权,转让给了阿拉伯银行,更名成了港基国际银行。

  但冯景喜其实并不愿意真的放弃对银行的控制权,于是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留了一条尾巴。当新银行的经营业绩达到一定标准时,冯家有权回购一部份股权!可是就在股权协议签署之后仅仅半年时间,冯景喜却在加拿大度假时,因为突发脑溢血而溘然长逝。

  而港基国际银行在随后的八五、八六两年中,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已经达到了激活回购条款的权利。但冯家家业的第一继承人,也就是冯勇祥的大哥冯永发,一直以来就无心在金融领域发展,之前更是举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冯家二子的冯勇祥才肩负起了,打理冯家在香港产业的责任。但冯永发移民加拿大后,开始在多伦多大举投资地产业,准备逐步出手属于他的那部分遗产。

  根据之前两兄弟的析产约定,新鸿基证券划拨给冯勇祥之后,而港基国际银行中的股权,则被划拨到冯永发的名下。冯永发自然无心回港争夺控股权,直接请冯勇祥代为出任港基国际银行的董事,为其打理剩余的25%股权!

  冯勇祥刚刚听闻李轩提起港基国际银行的事情,就知道对方果然是有备而来!所以他现在非常想知道这位“财神李”,准备用什么样的条件来打动自己!

  “东方集团愿意为冯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