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电风扇和东方集团
会远远高出普通的电风扇。

  当然,这并不是杨信良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现在最要紧的事情。是赶快为自己的项目找到新一轮的风险投资。他最初启动这个项目时,忽悠到的5万港币风投资金,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幸好在钱没完全花完之前,杨信良就成功的拿出了自己想要的产品。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带着自己这个新发明去说服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而今天来cg卖场得顾客们,对他的发明所给予的热烈反馈,也势必成为杨信良说动天使投资人们的一个重要砝码。

  而杨信良在讲解时自己的无扇电风扇时。李轩挽着佳人刚好路过自动扶梯口,看到如此新奇的一幕。他俩自然也决定闻香下马,驻足而观。

  李轩的出现对香港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为这座城市铸就了蓬勃的创业风潮。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在他这个榜样的激励之下,已经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而是纷纷选择了另一条波澜壮阔的自我奋斗之路。

  而且更让人感到满意的是,香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东方硅谷,成为创业青年们心中的又一个圣地。香港也正逐渐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创业者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许多来自于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创业者,纷纷带着自己的好点子慕名而来。

  李轩一直认为硅谷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最大推手其实是风险投资。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引导香港本地的资本,进入风投领域。

  前几年香港的社会动-荡,吸金最厉害的股市和地产两大行业遭受重创。于是大量的避险资本,被东方集团顺势引导到以电子业为主的实体制造业之中。

  但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如果它们不能取得足够的回报,就是李轩这个世界首富出面游说,也不会让它们的立场发生动摇。而就在股市、地产双双崩盘的时候,香港电子业却在东方集团这家龙头马车的拉动下一日千里。

  许多尝到甜头的资本,很快开始真正驻足加入这场新的饕餮盛宴中来,于是香港的风投资金很快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轩也并没有关起门来吃独食,他旗下的东方孵化园,适时的对外推出了一系列的好项目。

  从去年开始,第一批接受风投的优质企业,已经纷纷开始了自己的ipo计划。整个风投产业链,终于形成了一个从投资到退出,完整的获利闭合回路。而在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的刺激下,香港的风投产业也越来越发展壮大。

  而这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香港社会的创业门槛进一步降低。自从东方孵化园名声鹊起之后,它所在的沙田工业区,短短几年内又多出了好几个科技孵化园。就连港府也出资收购了了两栋闲置的工业大厦,建成了全港第一个官方资助的科技孵化园,交由港大和中大组成的联合委员会负责托管。

  杨信良的这个无扇电风扇项目,其实是受到酒楼里洗手间内干手器的启发。他有了这个想法后,联络了两个力学专业的同学,一起拿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然后杨信良他们拿着自己的方案找到了学校的教授,最终在中大官方的推荐,得到了与东方风投基金的项目经理面谈的机会。

  他们的项目从东方风投基金手中,其实只获得了2万港币的投资额度。但杨信良却借着东方风投的虎皮,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又很快忽悠到了3万元的跟投资金。

  东方风投每年投给像杨信良这样的项目,其实多大几百个,而这其中最后能获得成功的只有寥寥几个而已。但如果运气不太差,只需一个成功的项目,就足以收回全部的投资。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