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职业问题
�的兴趣,并对他们的兴趣加以训练。

  还有些孩子虽然16岁了,面临高中毕业,但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拿不定主意。很多时候,他们在学校是出色的学生,可面临生活时,却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们富有野心,但不懂得与别人合作,因而无法在劳动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随之也就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由此可见,我们早一点问孩子长大后想干什么,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起码不至于让孩子以后面对社会时,对职业一片茫然。事实上,我在一些学校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就常问学生这样的问题、这样的话,孩子们就不会忘记这个问题,并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然,我通常还会问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答复。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常带有启发性。比如说,从孩子的回答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还可以看出他们的兴趣,以及他们认为生命里最宝贵的东西。实际上,只要孩子认为的这种宝贵的东西对人类有益,我们就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因为只要符合社会的正当需要,我们也无法说清哪些职业高尚、哪些职业低下。

  我们相信,只要孩子们专心为自己的选择去努力,并致力于为别人的幸福做贡献,他就和别人一样,完全是有用的、重要的。实际上,他们的职业不过是劳动分工的需要,并借由自己的职业,更好地训练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还可以完善自己的志趣。

  我还发现不少人,他们的志趣长时间停留在四五岁时所培养的方向上。尽管后来由于生活的压力,他们从事了与自己兴趣无关的工作,但他们仍会时常留恋自己童年时的记忆。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到,童年时期的宣言与训练,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

  2.早期记忆。

  在对人们进行职业指导时,早期记忆需要予以仔细考虑。假如孩子在他的早期记忆中,对视觉的东西感兴趣,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他比较适合做需要用双眼的工作;假如有些小孩对与人说话,对声音、风吹或铃响感兴趣,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属于听觉型,由此可以推测出他们比较适合做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还有些人在回忆中,对一些动作印象深刻,那么他们可能对运动类的工作比较感兴趣,或许会喜欢做些需要耗费体力的工作。

  3.表演的游戏。

  我们时常会看到孩子们做“过家家”的游戏,这可以折射出孩子们在为成人生活做着准备;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对机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兴趣所在,比如,有的孩子想当一名老师,他在童年时可能会聚集一群小孩子,做出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样子。假如孩子将来能够实现童年时期的抱负,显然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一份成功的保障。

  对于一些渴望当妈妈的小女孩,她们可能会喜欢玩布娃娃,而且对培养婴儿有浓厚的兴趣。假如她们下面还有弟弟或妹妹,就会表现出对弟弟妹妹的热心照顾。我们应当鼓励她们的这种行为,也不要害怕小女孩玩布娃娃。有人觉得这么小的女孩给她一个布娃娃,看着她仿佛当妈妈一样地玩,似乎不太实际。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小女孩的这种游戏实际上是在训练自己以后作为母亲的角色。实际上,女性在幼年时有这样的游戏经历,对她以后做一个出色的母亲是有帮助的。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母亲通过母性为人类成员所做的贡献。假如这些母亲关心子女,引导孩子健康发展,并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成员,鼓励他们去合作,那么,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所做的工作就极为宝贵,甚至无法衡量。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