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庭影响
�爱她。在出院回到家后,刚开始,她的父母很溺爱她,但过了几周后,这种注意力就减弱了。于是,一旦别人不能再给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把手指放进嘴里,并给人们说:“我住过院的。”而且会不断地提醒别人,自己生过病或做过手术,这样的话,就容易让家人对他多些注意。
我曾见到一个男孩,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平时,他爱撒谎,偷东西,还爱逃学,性格又桀骜不驯,给家里惹了很多麻烦,老师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甚至建议这个男孩的家长送他到劳教所。可是不久,这个男孩生病了;他的臀部长了个结核,不得不到医院做个手术,并在医院躺了半年。住院期间,他的父母很关爱地呵护他。
痊愈后,他成了家里表现最好的孩子。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这场病或许对这个孩子未必是什么坏事。实际上,疾病本身并没有对这个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个孩子产生影响的,是这个孩子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因为在生病期间,这个男孩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犯的错误,而且也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过去,他一直认为父母偏爱弟弟,忽视自己,所以这让他有些自暴自弃。然而生病期间,这个男孩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关注的焦点,家里人都来照顾他。这时,这个男孩才发现自己原来受到很多人注意,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于是,这个男孩发现自己很重要,也很聪明,有很多人注意自己、喜欢自己,自己并没有受到忽视。久而久之,这个男孩的内心也获得了平衡。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我接下来要谈的一件事情,就是家里孩子们之间的相处。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孩子们能否在同龄人中注重合作,关键在于早期能否和兄弟姐妹合作。实际上,孩子们之间要做到很好地合作,首先需要地位上的平等,只有这样,合作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此外,孩子在长大后,能否做到两性平等,关键也取决于儿童期间能否认为男孩和女孩是平等的。同时,同样生活在一个家里的孩子,长大后,在性格上也会有很大不同。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同一家庭里的孩子差距会这么大?”有些心理学家试图把这种不同视为孩子们之间不同的遗传结构造成的差异。如果单纯是这样解释的话,应该说是一种迷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儿童与幼苗做一番比较比如说,很多幼苗可能是一起长大的,但长大后,可能会有很大不同,有些树身很直,有些树身则比较歪斜。那么,这些幼苗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同?事实上,这些幼苗的生活环境是不相同的。
因为一棵树要长得快些,它得到的阳光必然多些,土壤也会更肥沃,它的生长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别的树木的生长。这样的话,这棵树的生长,就遮住了别的树的阳光,于是,它的根向四周伸展,夺走了它们的养分。如此一来,别的树就变得弱小,发育也会受阻。同样的道理,家里某一个成员过于优秀的话,同样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在家庭里,父母哪一方都不应该试图在家里居于控制地位。假如父亲很成功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取得父亲那样的成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变得气馁,他对未来生活的兴趣也会减弱。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名人的子女总会让父母大失所望的重要原因。
同样,假如父母的事业极为成功,又常在家里强调自己的成功,这对孩子的发展显然更不利。当然,父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发展就会一定受到抑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教育有方的话,孩子还是可以从这些优秀的父母身上获益。
当然,在孩子们中间,几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某个孩子发展得特别好,就很可能会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和�
我曾见到一个男孩,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平时,他爱撒谎,偷东西,还爱逃学,性格又桀骜不驯,给家里惹了很多麻烦,老师也不知道该把他怎么办,甚至建议这个男孩的家长送他到劳教所。可是不久,这个男孩生病了;他的臀部长了个结核,不得不到医院做个手术,并在医院躺了半年。住院期间,他的父母很关爱地呵护他。
痊愈后,他成了家里表现最好的孩子。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这场病或许对这个孩子未必是什么坏事。实际上,疾病本身并没有对这个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个孩子产生影响的,是这个孩子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因为在生病期间,这个男孩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犯的错误,而且也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过去,他一直认为父母偏爱弟弟,忽视自己,所以这让他有些自暴自弃。然而生病期间,这个男孩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别人关注的焦点,家里人都来照顾他。这时,这个男孩才发现自己原来受到很多人注意,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于是,这个男孩发现自己很重要,也很聪明,有很多人注意自己、喜欢自己,自己并没有受到忽视。久而久之,这个男孩的内心也获得了平衡。
兄弟姐妹间的平等
我接下来要谈的一件事情,就是家里孩子们之间的相处。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孩子们能否在同龄人中注重合作,关键在于早期能否和兄弟姐妹合作。实际上,孩子们之间要做到很好地合作,首先需要地位上的平等,只有这样,合作才可以顺利地进行。此外,孩子在长大后,能否做到两性平等,关键也取决于儿童期间能否认为男孩和女孩是平等的。同时,同样生活在一个家里的孩子,长大后,在性格上也会有很大不同。
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同一家庭里的孩子差距会这么大?”有些心理学家试图把这种不同视为孩子们之间不同的遗传结构造成的差异。如果单纯是这样解释的话,应该说是一种迷信。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儿童与幼苗做一番比较比如说,很多幼苗可能是一起长大的,但长大后,可能会有很大不同,有些树身很直,有些树身则比较歪斜。那么,这些幼苗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同?事实上,这些幼苗的生活环境是不相同的。
因为一棵树要长得快些,它得到的阳光必然多些,土壤也会更肥沃,它的生长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别的树木的生长。这样的话,这棵树的生长,就遮住了别的树的阳光,于是,它的根向四周伸展,夺走了它们的养分。如此一来,别的树就变得弱小,发育也会受阻。同样的道理,家里某一个成员过于优秀的话,同样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在家庭里,父母哪一方都不应该试图在家里居于控制地位。假如父亲很成功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取得父亲那样的成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变得气馁,他对未来生活的兴趣也会减弱。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名人的子女总会让父母大失所望的重要原因。
同样,假如父母的事业极为成功,又常在家里强调自己的成功,这对孩子的发展显然更不利。当然,父母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发展就会一定受到抑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教育有方的话,孩子还是可以从这些优秀的父母身上获益。
当然,在孩子们中间,几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某个孩子发展得特别好,就很可能会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