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起(1)
��,纷纷苏醒,连个适应的时间都不需要。也许分开是最合适的。
何熠风的声音听起来还是那般清冽,闭上眼,仿佛看到他握着手机的干净的、轮廓清晰的指关节,如果抬头,就可以看到他的下巴,侧脸的线条很立体,隐约有点须后水的淡淡余味。他在,就莫名地踏实。但这是一种错觉。画尘在高三时就明白了,人必须要独立,要有生存的能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可以给自己真实的安全感。
在伊朗的一周,天气特别炎热。她穿着黑袍,包着厚厚的头巾,独自去市场买水果。临时向向导学了几句当地话,她半说半打手势,买到了一只蜜瓜,胖胖的老板还送了她一串葡萄。回到旅馆,同伴们说,很高兴看见你活着回来。她笑,她没有觉得一丝害怕。
“醒啦!”徐老师晃动着五指,画尘看着头晕,又闭上眼睛。“我睡着了?”
“四个小时。”
画尘摸摸头,好像没热度了,身子也像舒服了些,就是嗓子干得冒烟。喝了两大杯开水,吃了几片水果,才好受了点。拉开舷窗的挡板,外面墨黑一片,只依稀看到巨大的机翼。“还有几个小时到广州?”
“五个小时。看电影吧!
“什么片子?”画尘换了个坐姿,长时间飞行,脊椎都硬了。
“《爱在日落黄昏时》。”
画尘笑,“法国人的小矫情。”一男一女在旅行途中相遇,在美丽的维也纳度过了一个美丽夜晚,约好早晨见面,然而他们错过了。九年后,他们在巴黎重逢了。整部影片,就是巴黎风光,一男一女慢慢走,慢慢聊。
“哈哈,说实话,我觉得它很催眠。不温不火的对话,不浓不淡的感情,像首慢歌。”
“这是第二部,第三部好像也拍了,叫《爱在午夜时分》,男主和女主一起了?”
“可能吧,人到中年了,终于发现遇对了人。”
“遇到对的人是什么感觉?”画尘问。
徐老师是已婚人士,有五年婚龄,还没有孩子。她说其实不是贪求二人世界,而是不敢生。身边的朋友、同事太多离婚了,一男一女,分了,各自觅第二春,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不管跟谁,都很可怜。
“对的人呀,就是感觉那个人不会走,你不需要耍任何心机和手段,不要去想怎么留住他的心、他的胃,他就是不会走。”
“那不一定。”只要她在,何熠风就不会先走,那是一份义务,而非爱。
“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
广州的九月还如盛夏一般,头顶上的大太阳火火地炙烤着大地。领队说,这几个月都没好好地吃饭,挑个好餐厅,饱餐一顿,然后各自打道回府。
画尘慵懒地托着下巴,看车水马龙的街道和步履匆忙的人群。目光尽头有一个年轻的流浪艺人,坐在一株梧桐树下卖力地吹拉弹唱,面前的盒子里放着几盘cd。他的歌声和吉他的旋律,在都市的喧嚣与汽笛的鸣叫声中被彻底淹没了。有人在他面前蹲下,翻看着cd。丢下一张纸币,拿走一盘。他头也不抬,全心沉浸于旋律之中。
离开餐厅的时候,画尘也去买了一盘cd。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环境所左右,不计较利益得失,她欣赏这样的人生。
所有的人在餐厅就分了,有人奔火车站,有人奔机场,留下联系方式,约了以后再一块去非洲。
何熠风的声音听起来还是那般清冽,闭上眼,仿佛看到他握着手机的干净的、轮廓清晰的指关节,如果抬头,就可以看到他的下巴,侧脸的线条很立体,隐约有点须后水的淡淡余味。他在,就莫名地踏实。但这是一种错觉。画尘在高三时就明白了,人必须要独立,要有生存的能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可以给自己真实的安全感。
在伊朗的一周,天气特别炎热。她穿着黑袍,包着厚厚的头巾,独自去市场买水果。临时向向导学了几句当地话,她半说半打手势,买到了一只蜜瓜,胖胖的老板还送了她一串葡萄。回到旅馆,同伴们说,很高兴看见你活着回来。她笑,她没有觉得一丝害怕。
“醒啦!”徐老师晃动着五指,画尘看着头晕,又闭上眼睛。“我睡着了?”
“四个小时。”
画尘摸摸头,好像没热度了,身子也像舒服了些,就是嗓子干得冒烟。喝了两大杯开水,吃了几片水果,才好受了点。拉开舷窗的挡板,外面墨黑一片,只依稀看到巨大的机翼。“还有几个小时到广州?”
“五个小时。看电影吧!
“什么片子?”画尘换了个坐姿,长时间飞行,脊椎都硬了。
“《爱在日落黄昏时》。”
画尘笑,“法国人的小矫情。”一男一女在旅行途中相遇,在美丽的维也纳度过了一个美丽夜晚,约好早晨见面,然而他们错过了。九年后,他们在巴黎重逢了。整部影片,就是巴黎风光,一男一女慢慢走,慢慢聊。
“哈哈,说实话,我觉得它很催眠。不温不火的对话,不浓不淡的感情,像首慢歌。”
“这是第二部,第三部好像也拍了,叫《爱在午夜时分》,男主和女主一起了?”
“可能吧,人到中年了,终于发现遇对了人。”
“遇到对的人是什么感觉?”画尘问。
徐老师是已婚人士,有五年婚龄,还没有孩子。她说其实不是贪求二人世界,而是不敢生。身边的朋友、同事太多离婚了,一男一女,分了,各自觅第二春,如果有了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不管跟谁,都很可怜。
“对的人呀,就是感觉那个人不会走,你不需要耍任何心机和手段,不要去想怎么留住他的心、他的胃,他就是不会走。”
“那不一定。”只要她在,何熠风就不会先走,那是一份义务,而非爱。
“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
广州的九月还如盛夏一般,头顶上的大太阳火火地炙烤着大地。领队说,这几个月都没好好地吃饭,挑个好餐厅,饱餐一顿,然后各自打道回府。
画尘慵懒地托着下巴,看车水马龙的街道和步履匆忙的人群。目光尽头有一个年轻的流浪艺人,坐在一株梧桐树下卖力地吹拉弹唱,面前的盒子里放着几盘cd。他的歌声和吉他的旋律,在都市的喧嚣与汽笛的鸣叫声中被彻底淹没了。有人在他面前蹲下,翻看着cd。丢下一张纸币,拿走一盘。他头也不抬,全心沉浸于旋律之中。
离开餐厅的时候,画尘也去买了一盘cd。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环境所左右,不计较利益得失,她欣赏这样的人生。
所有的人在餐厅就分了,有人奔火车站,有人奔机场,留下联系方式,约了以后再一块去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