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心岭”上最后一个高峰。经过30天的残酷战斗

  ,联合国军终于攻下了“伤心岭”。

  代价极为惊人。第2师死伤达到3700人,第23团和法国人几乎占整个损耗的一半。估计中国和北朝鲜

  死伤数高达2.5万人之多。

  那么得到的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为战线填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罢了。而在“伤心岭”背面又赫然耸立着

  另一座大山,山上布满了就像在“喋血山岭”和“伤心岭”上一样要付出重大代价的地堡和火力点。双方

  军人都表现出了高昂的英雄主义和坚强决心,但可悲的是他们所参与的这些战斗却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打的消耗战那样残酷。这就不免使人们要问,这究竟算不算得不偿失?我想最后经过判断,双方都会认为

  如此。

  1951年秋季,沿线还有过许多次战斗。9月份在1军和9军防线内发生的一系列局部进攻、反击战和巡

  逻战,致使联合国军于10月份在西部,向被称为“詹姆士敦线”的一条新战线开展了一次大的作战行动。

  这次作战使西起临津江,北越铁原的中线,扩张了几英里。在东线偏东一带,9军的24师和南朝鲜第2、第

  6师,在金城正南进攻,使阵地略向北突出。1军和9军的战斗也很残酷,但都远不如“喋血山岭”和“伤

  心岭”战役时间长、损失大。骑1师在向北前进时,在永川西北、铁原西南一带,撞上了敌军防线的铁壁

  ,骑1师在17天作战中,向西推进了不过5英里,却伤亡2900多人。第3师于9月28日至10月6日期间,在铁

  原正西三角地带的血战中也付出了死伤500多人的代价,只拿下几个小山包,使汉城通往铁原向前线运送

  物资的火车得以重新恢复。

  尽管停战谈判于7月份开始后,和平的希望在翱翔,但从谈判起到11月份就分界线达成协议期间,双

  方在战场上所流的血及付出的代价,却是双方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最多和最重大的。前后相对比,就可形象

  地看出这一段争夺山头中伤亡总数是如何地突出了。据统计,这一时期,特别是9、10月两个月内,联合

  国军共有6万人伤亡,其中美国人占2.2万人以上。而从朝鲜战争bào发到中国人于1950年11月25日发起声势

  浩大的攻势止其中包括1950年7、8月份的败退;釜山环形防御圈;仁川登陆;突破釜山环形防御圈;

  进军鸭绿江等所有战役在内,美国人伤亡总数也不过2.8万人。中国人和北朝鲜人在1951年7月至11月期间

  的伤亡数,估计要达到23.4万人,由此也可看出这一阶段的山头争夺战是如何惨烈了。

  到10月份作战结束时,已可清楚看出这样一种情况,即:如要对敌人主防线取得任何实质xing进展,都

  必将蒙受难以计数的重大伤亡。那么,既然联合国军掌握着制海权,难道不可以在后方两栖登陆,并从侧

  翼攻击共产党防线吗?不行,仁川那种决定xing打击行不通,因为可资共产党利用的中国人力极为庞大(用

  在北朝鲜者只是极少数)。另外,中国人已在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