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
  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李奇微不要显出想把会晤日期提前的样子,要他按下列说法回答金日成和彭德怀

  :“我已收到了你们对我6月30日文稿的复函。我准备于7月10日派代表与你方代表在开城会晤。假如你们

  的代表能提前完成准备工作,也可提前进行会晤。既然在停止敌对行动前要先达成停战协定,那么会晤与

  达成协定如果拖延,将会使战斗延续下去,并将增加损失。”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没有就此作罢,他们又告

  知李奇微:“切不可放松我方军事努力,直到达成包括停止敌对行动在内的正式停战协定时为止。”

  如此看来,乃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动机抱有疑虑,才使得战斗一直持续到双方最后达成解决方案。苏

  联外jiāo部副部长葛罗米柯曾建议不搞政治谈判,结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搞政治谈判。假使葛罗米柯建议的纯

  军事解决方案能够得到完全实施,那么中国人提出的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假定李奇微的文本是准确的)肯

  定会像两年后那样,立即有效地沿战线结束战争。此后,双方就可尽情地谈判,而毫不影响和平现实。更

  重要的是,双方年轻人也不会再战死或伤残了,因为停战谈判开始后的人员伤亡远比停战谈判前要多得多

  。

  如果双方没有合作的意愿,没有结束战争的真诚愿望,停火协议往往可能会使双方在暗中进行军事集

  结。问题是双方都以不同的观点来参加和谈。

  美国的和谈立场是,沿现存的战线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停战委员会可在朝鲜境内不受限制地进行视察

  ,由军事观察小组监督部队和武器的集结情况。共产党的立场是,所有外国军队,包括中国军队和联合国

  军队,统统撤出朝鲜,沿三八线来划分界线。难怪和平谈判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兆头,充满了分歧。

  7月10日,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c?特纳?乔伊中将率代表与共产党第一次会谈时,双方便在议程问

  题上陷入了一场争论。共产党方面坚持,议程中要包括讨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以及撤出所有外国军队的问

  题。联合国军代表却反对将这两项列入议程。不过关于三八线的问题到7月16日时暂时获得了解决,当时

  共产党方面同意了一项有关分界线的议程,尽管他们并未放弃以三八线作为分界线的主张,但却没有特别

  提出三八线。

  但是撤出外国军队却成为十分关键的问题。正如施纳贝尔和沃森在他们合著的《朝鲜战争期间参谋长

  联席会议史》中所说:“敌人坚持所有外国军队撤离朝鲜,这成了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难怪中国人感

  到美国人在跟他们打jiāo道时不老实。毕竟说来,联合国停火委员会曾于1月11日在联合国提出了一项和平

  计划,那正是美国同意过的。该项联合国计划特别号召所有武装部队从朝鲜撤出。美国当时曾公开赞扬过

  这项计划,并曾投票赞成。毫无疑问,中国人不知道美国之所以同意此项计划,完全是由于艾奇逊深信中

  国人会加以拒绝,正如北京所做的那样。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