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
北朝鲜残余力量。他们不断干扰通讯,一直给联合国军带来不安和危险,而要肃清

  他们则困难重重。因为每当遭到攻击,他们便撤回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奉命围歼这些游击队的海军陆

  战队第1师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即:在发动攻击前,尽可能先包围游击队。然后,在大pào和迫击

  pào的掩护下对他们实施围剿。美军各种方法并用,逐渐减少了游击队的数量。

  中国和北朝鲜部队对美第10军攻击受挫后,再次转入常规步骤撤出战场以补充给养和替换伤兵。

  中国人由于补给体制原始,医疗护理不足,加上战区一片荒芜,使得士兵倍受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联合国军对其阵线以外进行lún番轰zhà,几乎使所有城镇变成废墟。那里很少有矗立的建筑物,任何可被敌

  军用作隐蔽的房舍都会马上遭到轰zhà或汽油弹的袭击。户外的敌军因担心bào露阵地而没有构筑足够的掩体

  。后来中国人也修筑了一些可容纳多人的地下掩体室,他们还在山里挖地堡,并用原木和泥土加以覆盖。

  但在战争的头一个冬天,中国人多半是在向前推进,地下掩体十分短缺,士兵们也因此备尝苦头。

  2月18日,新上任的第9军军长布赖恩特?e?穆尔少将向李奇微将军报告,第24师的一些队伍发现前

  方敌人阵地已空无一人,而迅速派出的巡逻队也证实第8集团军中部前线的敌军已开始全面撤退。李奇微

  立即命令第10军向东发起进攻,以歼灭即将到达堤川的那帮难以对付的北朝鲜先头部队。同时,他又命令

  第9军向北面的汉江运动。

  李奇微意识到敌军是想借撤退而恢复力量,从而进行新一lún的反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对付敌军的

  方法,即紧紧咬住撤退的敌军,全面而谨慎地向前推进,不给敌人喘息和补充给养的机会。2月18日,就

  在麦克阿瑟视察前线的头两天,李奇微jīng心策划了这次代号为“屠夫”的行动计划。为了不让敌军占领重

  要阵地,他计划派第9军和第10军向北挺进,打乱敌人的阵脚,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李奇微还命令第1海

  军陆战师协同第9军向北边的横城和洪川方向运动,并派第10军进入原州东部山区待命,做好与海军陆战

  队一起向北进攻的准备。

  2月20日,“屠夫行动”实施前夕,麦克阿瑟亲临朝鲜。他和李奇微一起来到前线,李奇微描述了发

  生的情况:“在第10军的战术指挥部里,我靠着后面的一张桌子,麦克阿瑟面对10来名来访的战地记者,

  镇定自若地说:‘我刚刚命令恢复进攻。’尽管没有特意强调人称代词,但言外之意却显而易见:他刚从

  东京飞抵这里,审时度势,并就这个问题与下属进行了商讨,然后命令第8集团军发动进攻。”麦克阿瑟

  就是这样当着记者的面将进攻的功劳归为己有,而事实上是李奇微将军策划了这一行动,并由他下达进攻

  命令。

  “屠夫行动”进展缓慢。由于敌军在联合国部队进攻前早已撤退,因而在行动中很少遭遇敌军。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