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万万杀劫,可曾因我三人不出而减?”“有生必有杀,这是劫运循环之理。”“好好好,说得好,偏你等所为,便合天地自然之理,我等若出,便令三界不安。你若果真有心,怎不将那几位也囚于此地?”女娲默然不语,将手一拍,女仙素娥对对入殿,鼓瑟吹笙,翩翩起舞。伏羲帝见此情形,冷笑一声,放开女娲手腕,回身坐回蒲团,依旧将石盘拿着手中,反覆把玩。那神农、轩辕二帝,任伏羲、女娲高声对答,女仙玉女笙歌燕舞,视若不见,听若不闻,一个专心静坐,一个熬煮yào物,更不理会身外之事。

  女娲娘娘负手静立出神,忽然心头微微一动:这孩子焉能如此?回身向伏羲帝一躬:“兄长且慢慢赏观歌舞,小妹宫中有些事情,先告退了。”伏羲帝嘴角微含讥笑,并不理睬。

  娘娘带了玄女、风后、云华数人,自回太素天青灵宫,吩咐彩云童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揭去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线,高四五丈有余。白光之上,悬出一道幡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幡”。童儿将此幡摇了几摇,不一时,一头白狐穿云破雾,从下方来到宫前,那白狐伏在宫前,慢慢立起,化为一名婀娜白衣女子,正是女娇,只是往日之女娇,眉梢眼角尽是温婉;今时之女娇,脸上唯见恨意寒气。九天玄女在宫前看见女娇,暗暗叹息,说道:“女娇,娘娘传你入见,你要小心回答,勿惹娘娘动怒。”女娇也不说话,屈了屈膝,径自入宫,在宝座前下拜:“娘娘圣寿无疆!”女娲娘娘在座上,神色奇异,也不知是喜是怒:“女娇,你为何做下此事?连我清名也是有亵。”“娘娘,女娇有万死之罪,只求娘娘宽限数十年,女娇自到娘娘座前领死。”“女娇,我知你所为何事。只是过于执着,并非好事,况天下将乱,你又何必自增罪孽?”“天下既将大乱,也不多我小小女娇一人。”“女娇,你抬起头来。”女娇抬头,女娲娘娘低头深深注视女娇双眼,女娇并不避让,与娘娘久久对视,许久,娘娘一声长叹:“罢了,女娇,我也不追究此事了,你去罢,好自为之。”“女娇谢娘娘恩德。”女娇盈盈拜了四拜,起身小步后退,将出宫门,女娲娘娘忽又叫住道:“女娇,你如此执着,恐将来不免悔恨。”“谢娘娘赐言,女娇决意如此,乃我自择,百死无悔。”女娇深深下拜,转身出宫,向玄女、风后、云华等人微微躬身,冉冉远去。

  众人立在宫前,看着女娇孤单娇弱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天尽头,心中百感jiāo集,默默无语。

  第二十五章 藤头结子貌如花

  虚空漆黑,万古常夜,伸展到无涯的尽头,没有一丝光线,一种巨大的悲怆充塞于这片无涯的黑暗中,令人禁不住哀从中来,忍不住便要放声大哭。

  光,一点光,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黑暗的中央,那丸清光团团而转,星芒渐盛,生出千百道漫漫素天金气,晶莹漾,犹如曲臂银河,随光而转,或隐或现,似波似浪。

  点点萤光陆续浮出,细看时,不是萤光,却都是一个个人面,奇奇怪怪,或生双角,或有三目,或生獠牙,或长红须,那些人首俱面朝上方,满脸悲愤,睁睛怒目,大张着嘴,似在大声呐喊,偏是听不到一点声息,虚空中的莫名悲怆之意却因此越发强烈而盛大,如有实质,浓稠沉重,低低压将下来。

  人头密密匝匝,须发怒张,随旋臂银河飞速旋转,无声的喧嚣振dàng出无形的波浪,在虚空中流淌奔腾。

  夜更黑,光更炽,却无半点暖意。

  朝歌南门十字街头,乃天下第一的繁华之地,行人如织,熙来攘往,每日闹哄哄的直到日落。四方杂耍人等,那卖yào的,卖艺的,歌舞的,俱辐辏此地。无非是些扛鼎走索,吞刀吐火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