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伐交【二合一】
�旦三川郡成为魏国下一个颍水郡后,魏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将翻上一倍有余,这将大大增强魏国的实力,无论是国家的底蕴,还是军队对外战争的持久力。

  不得不说,赵昭大概是齐国唯一一个在听到这件事后并非是满心沉重的齐国高官,不像当初右相田讳在隐隐猜到此事后,内心的凝重那可是持续了许久。

  不过聊着聊着,两人谈论的话题就逐渐开始变得有些沉重了,原因就在于二人无意间将话题扯到了这次齐国的立场上——即齐国就这次「魏韩对峙」一事,如何站位。

  在提到这个问题时,赵昭沉默不语。

  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一样,在涉及到魏国的问题上,赵昭在齐国始终是保持沉默,而对此,齐王吕白与田讳、管重、鲍叔等人也理解他,从未对此说过什么——不夸张地说,只有士大夫连谌等少数一部分齐国官员对赵昭这种行为表示不满,几次企图借题发挥,将赵昭从左相的位置上拉下来。

  但遗憾的是,只要连谌无法说服上卿高傒,那就对赵昭产生不了任何威胁。

  而上卿高傒,暂时不说上次「诸国会盟」时,这位齐国上卿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对齐国的盲目自信,真正开始坦诚接受赵昭的观念,就单单说赵昭这个左相位子,乃是先王吕僖在位期间给予的,这就注定高傒不可能会违背先王的意志——除非赵昭确实做出背弃齐国的事来。

  在沉默了许久后,赵昭忽然问道:“唐沮大人,齐国的态度,对大魏的影响确实很大么?”

  唐沮闻言愣了愣,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毕竟他只是一名魏国的外交使臣,其职责在于尽可能地说服造访国,使其立场偏向魏国,至于像赵昭这会儿所问的,齐国的态度是否严重影响魏国与韩国对峙的胜败,这件事他还真不清楚。

  他只是礼部官员,又并非兵部甚至天策府的官员,哪会知道这事?

  可能是看在赵昭的面子上,唐沮想了想说道:“具体的事,下官也不太清楚,不过就下官所看到的、所掌握的消息而言,我大魏的赢面很大……纵使此刻爆发魏韩两国的战争,我大魏的胜算也起码达到七成。”

  赵昭看向唐沮的目光中,泛起几分感激,因为一般情况下,作为魏国的使臣,唐沮是绝对不可能透露这种情报的,哪怕这些情报来自于他私人的消息渠道,只能说,唐沮这完全是看在赵昭的面子上。

  而对于唐沮所讲述的这些,赵昭也并不感到惊讶。

  毕竟他其实早就知道,韩国的赢面本来就不大,因为跟上次一样,一旦爆发魏韩战争,韩国所要面对的,绝非仅仅只有魏国,还有一个秦国,以如今韩国的实力而言,单独对抗一个国力堪堪落于自己的秦国,倒也勉强凑合,但倘若再加上一个国力强于自己的魏国,「三成胜算」,这已经算是唐沮给足韩国面子了,否则,几乎是胜算渺茫。

  “无论是作为齐国的丞相,还是作为一名魏人,昭都希望魏齐两国相安无事……”

  赵昭长长叹了口气,随即告诉唐沮,他会尽可能地劝说国内,希望能达成齐魏和睦的局面。

  此时的唐沮,尚不知韩王然已经用出色的外交手段,使齐国倒向了韩国,误以为齐国尚未在这件事上做出决定,并且,也不敢做出违背他魏国意愿的事来,因此,倒也没有太过注意。

  当晚,由于夜深,唐沮没有拒绝赵昭的好意,在后者的府上安歇了一晚。

  次日清晨,在唐沮尚且在呼呼大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