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关中十将,联合抗曹
起而攻之。纵然曹操有雄兵百万也难以抵挡各路军阀一起攻来,那他岂不是成为奸佞之臣,又何须称呼为‘国贼’?”
“曹操知晓如此做的后果,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现在汉献帝在他手中,曹操又以丞相自居,名正言顺地出兵攻打四方,岂不快哉。只要所有军阀都被消灭,那曹操必会自立为帝,无人可以阻拦。”
“董卓之所以被灭,正因为他有取代汉室天下之心,引起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现在的曹操兵力与董卓相比而言,势均力敌,董卓麾下有名震天下的吕奉先,此人勇冠三军,无人能敌,依然被剿灭,那他曹操又有何依仗?”
“只要曹军经过潼关,前往汉中之地,以张鲁的性子断不会与曹军抗衡,最后结果也就是归降于曹操,那么益州刘璋也就轻而易举攻下。只怕那个时候咱们关中部将各个都难以逃脱,西凉之地一直是曹操的心头之患,断然不会放任我等各自为政,不遵从他的命令,所以此战是非打不可。”
“若是战败,大不了一死了之;若是战胜,那我们关中部将彻底摆脱曹操掌控,不必惧怕曹操大军。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此战都必须打,哪怕曹操亲率大军西征,依然无惧矣!”
韩遂低头沉思不语,他与马腾已经闹翻,与马超也不过是面和心不和。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马超这番言论的确是说到重点。曹操视他们关中部将为眼中钉肉中刺,要不然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便急匆匆的北归,就是稳固后方,担心关中将领趁势偷袭。
其他将领也在考虑之中,都在思索着曹军经过潼关以后,是否会趁机率军攻打关中,收复西凉之地。最后,他们十人一锤定音全都赞成出兵抵挡曹操大军,不让曹军过潼关,而且众人一致决定将大军屯集在潼关,借助此地的优势抵挡住曹军,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反抗曹操。
于是,‘关中十将’再次联合,组成联军共同抗击曹操大军,正式与曹操撕破脸皮,集结九万大军,屯于潼关,而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使得联军兵力达到十余万兵力,而周边的百姓全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投奔张鲁,大战一触即发。
“曹操知晓如此做的后果,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现在汉献帝在他手中,曹操又以丞相自居,名正言顺地出兵攻打四方,岂不快哉。只要所有军阀都被消灭,那曹操必会自立为帝,无人可以阻拦。”
“董卓之所以被灭,正因为他有取代汉室天下之心,引起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现在的曹操兵力与董卓相比而言,势均力敌,董卓麾下有名震天下的吕奉先,此人勇冠三军,无人能敌,依然被剿灭,那他曹操又有何依仗?”
“只要曹军经过潼关,前往汉中之地,以张鲁的性子断不会与曹军抗衡,最后结果也就是归降于曹操,那么益州刘璋也就轻而易举攻下。只怕那个时候咱们关中部将各个都难以逃脱,西凉之地一直是曹操的心头之患,断然不会放任我等各自为政,不遵从他的命令,所以此战是非打不可。”
“若是战败,大不了一死了之;若是战胜,那我们关中部将彻底摆脱曹操掌控,不必惧怕曹操大军。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虑,此战都必须打,哪怕曹操亲率大军西征,依然无惧矣!”
韩遂低头沉思不语,他与马腾已经闹翻,与马超也不过是面和心不和。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马超这番言论的确是说到重点。曹操视他们关中部将为眼中钉肉中刺,要不然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便急匆匆的北归,就是稳固后方,担心关中将领趁势偷袭。
其他将领也在考虑之中,都在思索着曹军经过潼关以后,是否会趁机率军攻打关中,收复西凉之地。最后,他们十人一锤定音全都赞成出兵抵挡曹操大军,不让曹军过潼关,而且众人一致决定将大军屯集在潼关,借助此地的优势抵挡住曹军,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反抗曹操。
于是,‘关中十将’再次联合,组成联军共同抗击曹操大军,正式与曹操撕破脸皮,集结九万大军,屯于潼关,而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使得联军兵力达到十余万兵力,而周边的百姓全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投奔张鲁,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