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铁板一块
��也可以用这些海盐抵扣一些个赋税,对他们治下的民众,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官声,都是有着切实的好处的,对此自然也是十分支持。

  换言之,用这海水晒盐的法子,李祐算是一定程度上把本是他名义上统辖着的五州之地,打造成了铁板一块。

  虽然不敢说这些人能对他做到一呼百应,叫着他们出去打天下都不带犹豫的,只是用来对付海贼的话那棵绝对是戮力同心啊。

  反正那私掠许可只是把他们原本收够了钱也只敢半遮半掩的做的事情,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关键是上头还有李祐这个大脑袋顶着,好处拿的都没少了。

  在当前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势之下,自然有的是人乐意私下里搀和一脚。

  表面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不知情,或者装作敢怒而不敢言,更不敢管的状态。

  大家很有共识的打造了一番海晏河澄的美好局面,把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从上到下贯彻的都是李祐的声音。

  对于李祐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没少了,他想办什么事更是方便的多。

  反正他也没打算造他那个便宜老子李世民的反,只不过想要做点实事,而且是对大唐有实在好处的实事而已,顺带着还能赚上很丰厚的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这么做才更符合他的人设啊,一个不务正业,贪财好色,刮地三尺的死要钱纨绔子弟形象,或者说他就是在自污。

  真的让他去搜刮民脂民膏,李祐心理上那一关还过不去,况且他又不是没有合用的法子,何必去祸祸那些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呢。

  就像他现在这个做法,不只是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手底下人也都跟着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普通民众也跟着一同受益了。

  甚至大部分的海贼都开拓了业务,无非面对的抵抗激烈了点,可他们本来干的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有死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概唯一苦难的就是周遭那些个不停遭遇海贼盗匪的国家了吧,不过对于高句丽和倭国的倒霉,李祐本就是乐见其成的。

  顺带着他还保护了大唐的商人和沿海百姓呢,简直是善莫大焉。

  当然一如既往的,这些事情李祐只需要拿主意就行了,具体的落实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

  在人事安排方面武则天还是很有天赋的,也很有章法。

  而李祐有数量众多的小密探,帮他时不时去查探一些要害位置的管事的情况就行。

  只要这些人没有行差就错,整体上多半也不至于走歪了,总体的进展也就一直比较顺利的样子。

  赶在新式战船真个可以下水以前,已经出发了有段时间的杨氏母女,总算是平安到达了齐州。

  一路上有脱脱的保护,还有一些兵士护送,她们倒是无惊无险的顺利到来,只不过可能心理上的煎熬更多一些。

  早就得了信的李祐,很是郑重其事的带着武则天出去迎接了自己的丈母娘和小姨子一行。

  相比起上一次的相见,这娘俩的行头可是寒酸了不少,脸上不只是长时间赶路带来的风尘仆仆还有劳累,显而易见的还有精神上的煎熬。

  看来她们这段时间的经历确实不太美妙,要不然也不至于脸色差到这个程度。

  来的既然是丈母娘和小姨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