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止戈为武(十)
  梁林怒气冲冲的冲进了梁青的帐篷,却见梁青也在看着京中来的书信发呆。

  没错,梁青为了皇位和梁林明争暗斗是不假,但梁青也知道现在是一致对外的时候,而且梁青也都知道自己羽翼下的那些文官都是些什么货色。如果不是文官集团上升的太快,而梁青又有武勋在手,所以在武官们看来,梁青就是一个天然的挡箭牌,这也是这次出征梁青没有选朝廷的武将而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青年将领的原因。和梁林得到了文官们的效忠有稳固的根基不同,梁青这边的根基可是真的不稳。

  而现在京中来信说,因为一个御史弹劾吏部员外郎贪污而竟然引发了文官们中互相落井下石,这一幕看得武官集团们面面相觑但又觉得相当痛快,给梁青的信里也充满了幸灾乐祸。看完信,再看看梁文那张怒气冲冲的脸庞,梁青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从梁林的状态可以看出,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梁青指使的,但梁青心里大叫冤枉,这根本是你自己手下文官的手脚不干净好吧,****什么事。

  看着梁青竟然一脸无辜的样子,梁林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声道:“德王兄,这京师里的事情,您就没有妙手点拨一下?”

  “是孤做的,孤会承认,但这真不是孤做的。”说完这些,梁青就起身出了帐篷。

  看着梁青走远的身影,梁林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别看骑兵主要掌控在他手上,那是因为马场是由他负责的。和梁青用武勋使得武官集团亲近不同,梁林的根基全在文官那里,但现在从京师穿出的消息看,因为御史佘冠中弹劾吏部员外郎贪污一事,已经让文官集团开始为了争夺吏部内部纷争四起,反而武官却在一旁优哉游哉的看热闹。

  想起源头御史佘冠中梁林就恨得牙痒痒,但却没有一点办法,如果说文官集团哪个一直不鸟梁林也不附和梁青,那就是御史台和大理寺了,尤其其中有好几个只要碰到事情有一点证据就会弹劾人,其中就包括了佘冠中,更别说这次还是实打实的证据证人都被人家给握在手里了。可怜的梁青和梁林根本就不知道,御史台和大理寺早就被梁惠交给了梁鸿,这也是梁惠为了制衡两人特意留给梁鸿的所在,再加上这两个部门又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所以梁青和梁林也一直没有看上眼。

  “殿下,怎么办?”左奎看着在坐立不安的梁林道。

  “御史台和大理寺一直就和本王不对付,他们甚至和皇帝都不对付,本王也不是没想过收买里面的人,可没想到那帮家伙一个个酸气冲天不说,骨头还硬的要死。”想起当初曾被佘冠中弹劾游猎过度,梁林当时带了点礼品希望佘御史嘴下能留点情,结果就是礼物被扔出来了不说,罪名还多了一条行贿,当时可把梁林气了个半死。

  “殿下,现在最主要的是吏部员外郎杨随是肯定要进大理寺了,重要的是安抚手下的人,不能让他们再这么闹下去了。殿下,和武官们常能抱成一团不同,文官们经常是以地域结党的。”左奎当即提醒道。

  这不废话么,手下文官集团四大派系梁林当然知道,而且这四大派系里还有各自的小集团,安安稳稳时还好,一旦出点小乱子而梁林又没有在场做好平衡,几天的功夫就能变成大乱子。现在就已经变成大乱子了,要不然丞相李涛也不会写信来找梁林求援了,希望梁林赶紧回京去稳定文官集团。

  怎么可能,梁林绝对敢打包票,一旦自己回京,手下的军队绝对会被梁青给彻底收编,毕竟梁青比自己更熟悉军队而且武勋也足够,收服梁林手下的军队不需要费太多的气力。而一旦失去了军权,梁林的心里可是跟明镜没有太多的区别,到时那把椅子坐不到不说,能不能安然的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毕竟这个德王二哥可不比已经过世的皇帝大哥梁惠,毕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