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漫漫征途(十二)
/>   ”苏娟?也不错,陛下的人选臣妾都很满意。“安思晴点点头,亲蚕时对苏娟有过印象,那种独特的气质让人很难忘怀,难怪她会看上欧阳定,也难怪欧阳定会娶了她。

  解决了三小的老师问题,骆恭觉得去了一大心病,嘴里哼着愉快的小曲,在躺椅上渐渐的进入了梦乡。看着打着小呼噜的丈夫,安思晴走到大殿中让三小声音小点,别吵着他们父皇午休了,三小懂事的点点头。见状安思晴露出开心的笑容,然后去拿了一袭毛毯轻轻的盖在了骆恭的身上。

  第二日大朝会一开始,当让内廷大总管将欧阳定的奏折读出来后,朝堂上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骆恭已经预料到朝堂上会出现吵闹,但没想到吵闹会是这么严重。以大将军田启震为首的军方赞同接纳柔阙人以胡制胡,丞相昊东和刑部也赞同。但以御史大夫楼桑为首的户部工部兵部则反对,理由很简单,北胡都是养不熟的野狼。而以吏部尚书祁振为首包括礼部鸿胪寺大理寺则认为坐山观虎斗最好,适当给点支援就行,但接纳就免了。

  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的百官,骆恭头疼的按了按眉头,三派都有理,关键还是互相说不服的那种。看着吵吵嚷嚷的大殿,内廷大总管梁苾心急如焚,看到百官已经吵到要动手的地步了,只好高声喊道:“肃静!肃静!金瓜武士维持大殿秩序!”

  以为是皇帝下了令的金瓜武士立即进殿,将快要打起来的百官给分开。梁苾提心吊胆的看了骆恭一眼,要知道他这可是僭越了,不过当他看向骆恭时,却见骆恭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顿时内心也就安了下来。

  骆恭赞赏的看了这个父亲留下的大总管,果然很懂自己的心思,知道什么事情是皇帝不好做而需要自己顶缸的,果然是贴心。咳了咳嗓子,看着重新安静下来的百官的骆恭道:“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都还像个小孩吵吵嚷嚷呢。知道的是在商量国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东市搬到大殿上来了呢。”

  “哈哈。”大殿的群臣都笑了起来,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看着安静下来的百官,骆恭道:“关于对待柔阙人的意见上,朕是赞同丞相和大将军的。例子就不用举了,大夏与铁项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九边,大云就在那屯驻了三百万大军,每年耗费的粮饷不计其数。而大夏呢,两州之地,三千里的防线,但就是有个铁项在北边,大夏在边境只屯驻了四十万的大军,而且还主要是曲州方向。当然铁骑雄兵尽出大夏,我大云将士要是也能到这个地步也就好了。而且众位爱卿也都知道,铁项就算和大夏起了摩擦,但也从未爆发过三十万军队以上的大战,很多时候就是做做样子,就是为了互市时的利益而已,就像俗话说的好,亲兄弟还要算明账呢。朕之所以赞同接纳柔阙,就是因为有铁项和大夏的例子在那,一旦我大云的互市彻底将柔阙绑在了我大云的战车上,众位爱卿,你们说结果会是什么?”

  看着沉思中的百官,丞相昊东也站出来道:”而且我们也可以学习大夏,鼓励大云百姓和柔阙人互相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时柔阙贵族就算想翻脸估计他下面的牧民也不会答应的。“

  想通了的百官也都大笑了起来,确实,如果像大夏那样养一个草原民族专门替自己看门也是好事一桩,起码北方边境的安全处境就要好上不少。到时北方边疆就无须处处驻军,军费等各类开支都要节省一大笔,这对于目前的大云来说是很值得的。

  效率很快,一封圣旨迅速拟好,通过八百里加急迅速往九边发去。

  蔑儿乞尔在房间里坐卧不安,一同陪他来的土难托木也好不到哪去,欧阳定也是焦急不已。自己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朝廷应对这事应该也会用八百里加急,算算时间的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