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朔州!朔州!
�,只做实事就行了。换言之,就是在答题时语言精练,言之有物,要是再有些独特的见解,就很容易出头了。

  这是徐二郎此番出来,最想得知的消息,如今确认了,心里也就松散几分。

  至于祁阳那几位学子说的,可能夺魁的诸位才子,徐二郎没兴趣知道,只是听听罢了。

  秋闱而已,他不求能高中榜首,只要能中举就行。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虽在明先生坐下学习,又经钱夫子指导,但到底起步晚了,积累不够深厚。用钱夫子的话说,他若生在江南,这水平勉强中个秀才,可若是放在西北朔州,举人也可一试。所以,他的目标就是举人,至于名次,他不在乎前后。

  随着天色渐晚,状元楼下的学子越聚越多,众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慷慨凛然,说的人热血沸腾。不说他们的言语是否幼稚,只这种姿态,看着便让人觉得心热,一时间恨不能也站出来,畅所欲言,抒发胸臆。

  徐二郎好歹忍住了,郑顺明却没忍住,站出来发表了一番见解。他面容虽丑陋,可言语不俗,姿态更称的上雅致,一时间惹来无数学子高声呼和叫好,场面倒是更火热了。

  你来我往的一番言谈,直到明月高悬,徐二郎和郑顺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状元楼。

  走在回去的街上,郑顺明就惋惜说,“合该早些过来,在这里也定上一间房间才是。与良师益友一起谈书论政,才更能查漏补缺,激发胸臆。”又叹道,“今日这一趟,当真没白来。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啊。”

  徐二郎对此倒是认同的,就笑说,“既如此,明日再来便是。”

  “好,大好。不为别的,只为每日听听最新的讯息,也该来一趟。”

  “确实如此。”

  郑顺明又看向徐二郎,“润之贤弟刚才也该发言的,为兄知你字字珠玑,见解最是独到,你若是开口,定能震慑全场。再加上你面容高雅,举止得仪,若再有不俗见解,想来榜首的热门人选,也要添上润之贤弟的大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