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节 新条件

  蒋介石很高兴,并且感到“很满足”,蒋纬国则很不高兴,并且感到“非常的不满足”,因为南京军连战连捷,所以他的新条件是:

  第一,日本归还部分中国国土给中国,要么归还辽宁省和河北省,要么就归还河北省、绥远省、察哈尔省、上海市、北平市、天津市(即完全恢复到七七事变前);——为了中国能够快速强盛起来,蒋纬国必须要得到辽宁省,因为辽宁省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最重要的铁矿。四大工业资源里,石油、橡胶,中国都十分缺乏,日占区内也基本没有,煤炭,有了山西就足够了,并且蒋纬国还有贵州六盘水的煤矿,同样有丰富煤炭资源的绥察二省再次“让给”日本人也可以忍一忍、缓一缓,但铁矿,辽宁省位居全国第一,必须收回来,收回辽宁,中国才能有钢铁工业。辽宁省铁矿储量占全国2%以上,并且质量非常上等优良。辽宁省,中国失去、日本得到,中国国力大减、日本国力大增;中国得到、日本失去,中国国力大增、日本国力大减,中日国力此消彼长,中国既要自己强大起来,同时还要打压日本的强大进度,毕竟中日注定以后会再度全面开战。注:中国各省的铁矿资源里,辽宁第一,占2%以上,四川第二,占3%以上(因为攀枝花铁矿),河北第三,占2%(河北铁矿资源同样非常丰富,蒋纬国渴望又能得到辽宁又能得到河北),内蒙第四,占.5%,山西第五,占6.4%,山东第六,占4.7%;

  第二,日本本土必须有一个地方让中队进行象征性驻兵(一个团),从而让中国和日本在政治地位、国际地位、德中日三国联盟阵营内部地位上得到平等。如果日本在中国驻军,中国却不能在日本驻军,那么,中日地位完全不平等,中国仍然是遭到日本侵略并且有大片国土被日本军队侵占的国家,这对中国的国格、国家尊严是极大的不公、侮辱、践踏;

  第三,日本如果不同意第二点,也可以,日本只要从包括东北四省和台湾的中国境内全面撤军就行了,中国不在日本本土驻军,日本也不在中国本土驻军,两国地位也恢复平等。

  蒋介石看完蒋纬国发给他的电报后,十分惊愕,又有些不安:“如此条件,是否过于漫天要价?若超过日本人底线,岂不是bī日本人抛弃谈判、一心开战?那样,就竹篮打水了。”

  蒋纬国回道:“父亲勿忧,只要战场上打得赢,我们就能在谈判桌上稳占上风。况且,那些都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何必跟日本人客气?”

  蒋介石虽然觉得蒋纬国“过度贪心”,并且担心蒋纬国的“得理不饶人”会适得其反,刺激得日本人恼羞成怒,但蒋纬国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了,所以他在斟酌踌躇一番后,还是选择相信蒋纬国,让蒋纬国放手去做。

  不需要想象,看到蒋纬国的新条件(以蒋介石的名义回复的,毕竟蒋纬国在“抢救中”),日本高层再度极度的惊怒交加,愈发觉得中方“狂妄自大、厚颜无耻、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德国方面不得不在中日之间使尽浑身解数地进行调停和斡旋,一边努力地让中方降价,一边努力地让日方让步,同时还要大掏钞票、大撒金钱,既补贴中方,又补偿日方,下足了血本。

  虽然德中日并没有召开第二lún“三方会谈”,但在德国的努力撮合下,中日双方还是派出了新的代表进行“再次接触”,由于上次三方会谈时,中方三位要员在日本人的济州岛遭到刺杀,日本人自知理亏,所以同意了德国人的安排,把“再次接触”的地点放在了青岛。日方代表是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中方代表是国民政府前任外交部长、现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张群,以及张群的儿子、蒋纬国十兄弟最小的“老十”张继正。很显然,张群代表着蒋介石,张继正则代表着蒋纬国,并且张继正这个儿子实际上要比张群这个父亲更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