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节 三方会谈 3
�郎中将、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大将以及首相近卫文麿。东京大本营安排这三人作为代表是有一定深意的,陆军大臣是陆相,海军大臣是海相,加上首相,日方派出“三相”参会,级别不可不谓之很高。梅津美治郎一直主持着日本对华侵略事务,曾强迫何应钦签署《何梅协定》,对中国是十分了解的,可以说是半个“中国通”;及川古志郎也是中国十分了解,号称“日本海军第一汉学家”,最重要的是,及川古志郎是日本海军内的“亲德派”高层之一。日本陆海军里,陆军向来十分崇拜德国,因为日本陆军就是以德国陆军为效仿对象而建立的,德国陆军的种种优点以及强劲的战斗力、辉煌的战绩,都让日本陆军相当艳羡,所以日本陆军一直力主“德日结盟”,但日本海军不同,日本海军是以英国海军为效仿对象而建立的,英国海军一直是德国海军的克星,并且日本海军认识到德日结盟后,德国海军弱小,难以帮助日本海军对付比日本海军更加强大的美英海军,所以日本海军一直不支持“德日结盟”,不过,支持德日结盟的日本陆军里有反对者,反对德日结盟的日本海军里也有支持者,及川古志郎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代表日本陆军参会的梅津美治郎是中将,代表日本海军参会的及川古志郎则是大将,隐隐地暗示这场会议里日本海军的话语权是要高于日本陆军的。至于近卫文麿,本来,他的首相位置已经坐得有些不稳,因为他在战争期间完全听命于军方,给军方背了不少黑锅擦了不少pì股,引起很大负面反应,但近卫文麿一直是不支持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并且他在战争期间主持了日本对中国的诱降工作,所以在中日议和停战后,因为日本死伤空前、损失惨重,裕仁天皇对开战前极力支持侵略中国的高层较为反感,近卫文麿因为不支持日本侵华,所以被裕仁认为是“有眼光的人”,继而得到了裕仁的赞许,所以重新坐稳了首相宝座。日方代表三人里,近卫文麿支持德中日联盟(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中日再战),及川古志郎支持德日联盟,对于中国也加入这个联盟持以不反对态度,梅津美治郎支持德中日联盟,因为他是一个十分jīng明的人,知道这个联盟可以给日本带来很大裨益。

  对于德国人极力撮合的“德中日三国联盟”,日本高层大致上分为三派:

  第一派人认为德国人希望中日跟德国联盟,是因为德国人要再打世界大战,日本若跟着德国一起打世界大战,搞不好会引火烧身,所以应该拒绝,好好地休整几年后,见好就收或再度侵华,但是,这一派人担心日本拒绝跟德国联盟后,德国会彻底跟中国联盟,到那时候,日本再度侵华的话,德国还会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即便日本想见好就收,喘过气的中国很有可能主动地反击日本,所以日本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里。这一派人在日本高层内数量不多;

  第二派人认为日本应该加强跟德国的关系,展开德日联盟,让德国抛弃中国、联手日本,支持日本见好就收或再度侵华,如果这样的话,德国不再继续援助中国,还跟日本站在一起,日本无论是见好就收还是再度侵华,都是游刃有余的,但是,这一派人知道此构想难度很大,德国的东方政策是“亲华疏日”,想要让德国抛弃中国、联手日本,可行性确实是很不乐观。这一派人在日本高层内数量不多;

  第三派人支持德中日联盟,三国联手对抗美英法苏,这一派人在日本高层内数量比较多,同时,这一派人的内部又分为三个小派,一派打算在战争结束后再度侵华,一派打算在战争结束后放弃在华占领区,跟中国彻底化敌为友,一派打算在战争结束后静观其变,如果中国主动对日本展开反击,那就再度侵华,如果中国放弃日本在华占领区,那就跟中国和平相处。

  就像中国高层内争论不休一样,日本高层内也是争论不休。总体而言,梅津美治郎属于第三派,并且是第三派里的“第三小派”,打算利用中国,但也不愿意放弃日本此时在中国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