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多年前的心愿
红火,也争着推出了这种竹箕蒸粉,可始终是不龙强小店里的味道。林强曾专门到其他的早餐店里作了品尝较,终是觉得龙强这里的蒸粉爽滑有韧性,口感绵软。

  林强是有心人,虽然龙强一直强调说,这种蒸粉跟水质关系很大,但他想,其他的早餐店同样是采用家乡这里的山泉水,用来磨浆的大米也一样,而且同样是烧用木柴,却怎么都蒸不出那种味道,林强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玄机。

  在他小学的那些年月,家乡里的乡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蒸米粉的习惯,林强曾请教过自己八十多岁的奶奶,他奶奶说,蒸粉要爽滑,磨米浆的时候,水的例要掌握好,沉泡时间也要适当,米浆磨得越细腻,蒸出来的米粉越滑爽,而且还无意跟林强提起,有次她在米浆里加了些生粉,蒸出来的米粉更加的爽滑。

  林强曾装作随意的向龙强提起自己奶奶说的方法,龙强当时愣了愣,并不置可否,林强知道是被自己说了。他也知道龙强把自己的配方和工艺当作秘密,不便过多的去打听。

  龙强收了铺之后,便赶到了实业公司办公室。听完林强他们的设想和开发的条件,龙强相当的震惊。

  “老同学,你们真的那么看好这种蒸米粉?”龙强问道。五十万元对他来说真的是相当巨大了,林强他们居然一出手敢拿那么大笔钱出来作尝试,而且还给自己开出了三十万元的年工资,这差不多相当于自己好几年的收入了。

  “没错,看老同学你有没有这个信心,能够把我们家乡这种特色美食推广到外面去了。”林强给他递了支烟,“我这几个朋友说了,如果有信心的话,我们几人将会成立一家餐饮公司,请你到阳州那里去做一番试验,公司将会先预付给你十万元的工资,还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把这种蒸粉做成一种品牌美食,怎么样?老同学,有没有兴趣?”

  龙强显然是心动了,他正在老家那里建新房子,刚刚做好了基础,手里的资金不够,还想着慢慢备料,争取在年底前把首层建起来,如果一下子能拿到十万元,则马可以把整栋房子建起来了,“老同学开出那么优厚的条件,我当然有兴趣了。不过,你也知道,我一直只在我们这个小镇里蒸过这种米粉,到别的地方去还真的不敢保证能蒸得出这种味道来。”

  “没关系的,我们几个拿出这笔钱,是想做一次有益的尝试,老同学你也不用担心太多,我这几个朋友都是有钱的主,这笔钱大部份是他们拿出来的,对他们来说,湿湿碎啦,你只管放手去做,而且,你现在那个早餐店也不用停业,先交给你老婆打理。”林强道。

  “既然老同学那么瞧得起我,没说的,我决定跟大家合作。”龙强道。

  “那好,我们这两天先回阳州那里做些前期准备,阿辉和志平现在也长驻阳州那里,到时候我让他们回来接你过去,你也先回去安排好自己店里的事。”林强道。

  待龙强出了办公室,李婉问道:“不用跟他签份协议?”

  林强道:“先不用,乡下这里的人都很纯朴的。走吧,陈然你负责送小张回凤城,我跟李婉直接赶回阳州。”

  ******************

  林强他们这次返回阳州,是受邀出席陆洋河跨河大桥的开工庆典的。

  陆洋河整治工程的顺利完成,为东北面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而跨河大桥的动工,正式拉开了东北面转型升级的序幕。

  阳州新潮牌实业公司作为整治工程的直接参与者,从整治方案的提出到具体策划,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蒋荣生借这次整治工程,重新理顺了阳州官场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