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商量对策
多的关系,我那个老总朋友正在找人沟通,能不能帮忙还不知道。”覃晓花道,“所以,我们干脆把梁总也拉来,梁总的路子肯定我们这些外行多。”

  胡启和周志行次在梁志高面前一直不肯松口调低出货价,最终没有谈成交易,这次也不好意思开口相求了。胡启没想到林强一个电话能把梁志高叫了来,看来自己以前真的是对林强了解得太少了。

  “我跟覃总交换过看法,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找厂家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梁志高道:“在来的路,林总电话提醒了我,我马跟之前的经销公司谭经理通了电话,他正连夜从汕头那边赶过来。”

  梁志高介绍道,这些经销公司背后都有非常强硬的关系,谭经理既然亲自过来,应该会有办法可想的,听他的口气,这次肯定也是想趁机为自己捞一笔好处。至于具体怎么谈,要等谭经理到了以后才知道,但吴记明这边除了要做好让利的心理准备外,在交易方式、货款结算等各方面都要大力配合才成。

  胡启他们一听,心里马燃起了希望。只要能把货顺利出手,让利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也深知这一行的行规,没有梁志高这些介商,他们是很难跟那些经销公司直接进行交易的,每一次的交易额动辄几百万、千万元,经销公司肯定不敢轻易把巨额的订金划过来,而吴记明他们没有收到订金,自然也不会出货,双方都有所顾虑,这时候要靠梁志高这些介商了。

  这些介商要有两头都吃得开的能耐,既要取得经销公司的信任,又要对吴记明这些炒货客有充分的了解,确保订金的安全,同时还要确保货物运输途的安全,保证已经付过款的货物安全抵达经销公司指定的地点。这是平时交易的基本模式,梁志高他们赚取的是其的差价。

  可这一次,梁志高只是负责牵线,价格方面由吴记明他们直接跟经销公司经理谈,自己并不打算赚差价了。

  “梁总放心,我知道该怎么样做的。”吴记明道:“如果事情谈成之后,肯定也少不了梁总你们的好处的。”

  “吴总你这样说真的见外了。这次我只是受林总所托,帮你们牵线的。”梁志高道:“我跟谢勇是铁哥们,而谢勇跟林总是多年的朋友,现在还是生意的合伙人,我才放心做这个间人的。那个谭经理也是听我介绍过林总和覃总的情况后才放心亲自过来跟你们见面的,说起来你们真正要感谢的还是林总和覃总。”

  “强哥是我师兄,最近这一年我从他和覃总身学到不少东西。最后悔的是次在阳州没有听从覃总的劝告,及时防范风险,受了大教训。”吴记明看着林强和覃晓花道。

  “记明,我痴长你几年,之前又受到过打击,变得谨慎了,不敢再去冒大的风险,总觉得干点小实业来得踏实。不怕老实跟你说,之前搞那些进口洋垃圾,我跟东莞那个师兄是抱着安全第一的宗旨,虽然也从赚了些钱,但心里时刻记住要防范风险,所以我个月第一时间叫停了进货。”林强道。

  “好在强哥你及时叫停了进货,否则我又要搭进去大笔货款呢。”吴记明道:“那个加工厂现在早停产了,看现在这种行情,以后也没有什么前途了,产业园里有家国字号的大型加工厂想出八百万元收购,我正想着咨询强哥你的意见。”吴记明道。

  “赶紧出手吧。”林强道:“虽然亏了些钱,当是卖个教训吧。”

  “我算过了,其实也亏不了多少。厂房、设备和进货投入了一千四百万左右,加刘云峰和他姐夫还有工人的薪酬约一百万元,总共投入约一千五百万元,次出给梁总那批货收回了五百多万,这次那间大厂出价八百万,说好了不包括我仓库里那些还没有开始加工的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