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
武器装备上并不完全依赖于大明。

  然而不完全依赖于大明的后果,就是沙皇俄国军队的装备比之这五万远征军还不如,更不要说远征军后面的大明卫所军队了。

  然后这五万远征军几乎就是骑着马儿唱着歌,就把沙皇俄国的军队对干了。

  再然后发现沙皇俄国的军队如此菜鸡,这些叫唱着“陛下之寿三千霜”的远征军就叫嚣着要“焚其祖庙,绝其苗裔!”

  对于大明正规军和非正规军在莫卧儿那片土地上砍人然后去刚米哈伊洛维奇,穆罕默德四世除了庆幸之外还是庆幸。

  最庆幸的事情莫过于沙皇俄国的米哈伊洛维奇那个蠢货,替自己挡了刀。

  穆罕默德四世绝对不傻,就看那五万杀才们在莫卧儿干的那些破事儿,还有他们那么明确的战略意图,穆罕默德四世就知道自己早晚也得跟着下水。

  现在好了,起码沙皇俄国替自己挡了刀,而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将精力投放在欧洲,先从欧洲抢一块地盘来补贴奥斯曼土耳其,毕竟割了那么大片的土地给大明帝国……

  至于真刀真枪的跟大明帝国开片怼上一波,穆罕默德四世连想都没有想过,就连柯普吕律也不同意跟大明硬刚正面。

  同样受到波及的还有欧洲。

  欧洲的众多诸侯国主们内心是崩溃的——好好的没招谁没惹谁,穆罕默德四世就带着手下的一众马仔们浓烟滚滚的杀了过来。

  欧洲的诸侯国实在是太多了,整个欧洲的面积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面积差不多,然而后者是一个整体,前者却是一盘散沙。

  如果说这盘散沙一定要装在一个盘子里的话,那么欧洲的诸侯国宁肯被神圣罗马帝国统一,或者被大明帝国统治,也绝不想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

  这里面狗屁倒灶的原因很多,往简单了说的话,大概就是意思形态的不同,或者说信仰的不同,造成了欧洲的诸侯国们对于奥斯曼土耳其从内心的抵触。

  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历史上好几次的十字军东征,其目标原本就是奔着奥斯曼土耳其去的,说两家是世仇也没什么毛病。

  然而大明并没有立即统治欧洲的意思,尤其是在榨干欧洲最后一滴血之前,崇祯皇帝对于欧洲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也一样。

  事实上,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已经不再年轻,而寝陵一直迟迟没有动工,崇祯皇帝更喜欢放任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互怼。

  把两家的使者安排在隔壁院子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然而崇祯皇帝高兴的时间不算太长,就被五万远征军杀向沙皇俄国的消息给弄糟心了——就知道这种非正规军的军事组织往往容易跑偏!

  很明显,这五万远征军不仅仅跑偏了,而且严重的干扰到了崇祯皇帝原本的战略规划。

  想要把亚欧大陆三分,辽王朱慈燝就绝对不能坐享其成,必须得跟晋王朱慈熠一样,自己带着军队去开片。

  现在好了,这五万远征军先冲过去了,让朱慈燝怎么办?

  远在库页岛的朱慈燝很快就被拎到了京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往京城,快的很。

  让朱慈燝懵逼的是,自己明明是奉崇祯皇帝的旨意来的京城,然而最先来见自己的却是太子朱慈烺。

  尤其是等朱慈烺将崇祯皇帝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