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扩张
��,不见进项,徐家怎么做到没有破产,长期维持,难道是有能生财的聚宝盆不成?

  这也是徐国境内许多底层老百姓的想法,甚至怀疑这么下去徐家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哪怕是有十座金山,也迟早会被败光。

  故而有不少好心人士,提出善意的告诫,说收买人心的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如此入戏,只出不进,早晚会被吃穷拖垮。

  甚至许多底层的农民,都觉得心里不太踏实,希望徐家多少收点税,他们知道徐家是大大的好人,也希望这样的好人,能够长久持续下去,带领他们过更长的好日子。

  但实际上,徐家并不缺钱。

  而且也不会被吃“破产”,也早就实现了收支平衡,不需要收农业税、人口税也能长期持续下去。

  因为徐家有这几方面的财源:

  一个,高产黑麦的种子,这种种子,会在免费赠送三年后,以一定的价格卖给农民,大概10块钱一斤,每亩每季需要10斤,即付出100块钱。

  从售卖种子过程中,徐家至少能得到50块的利润。

  大概是农民总收益的5……即相当于收了5的农业税,农民的负担却极其之轻。

  其他高产作物的种子,大多也是如此,保持了占5左右收益率。

  第二块收益,就是徐家兴办了大量的工厂。

  有食品加工厂。

  有钢铁厂。

  有肥皂厂。

  有玻璃厂。

  有纺织厂。

  有盐厂。

  还有中央银行,掌控了金融系统。

  各地的大型矿山,也大多掌控在徐家的手中,被大批量的生产。

  而在这个生产力比较落后古代社会,上面那些工厂,就是一家家的印钞工厂,可产出无数的金银。

  带来的利润,至少是农业产业的十倍。

  这些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产值,占gdp的80以上。

  故而根本看不上农业税、人头税那点小钱。

  甚至为了刺激经济,中央银行以低至每年3的利息,大量的让百姓借贷,让他们有钱购买新式农具,购买款式新颖美观穿着舒适衣服,建造牢固舒适的砖瓦房,大力促进生产和消费。

  让百姓们有越来越多的目标和追求。

  从一开始只是追求温饱,然后是好看的衣服,再之后就是砖瓦房,精美家具、玻璃梳妆镜,慢慢的就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总之是不断的进化,欲望永无止境。

  过上难以想象的美好生活。

  有些被徐家统治二十年以上的核心区域,外界进去参观的人士,都以为是来到了天堂,怀疑是在做梦,即便是神话传说当中,也不可能存在如此美好的世界。

  但真实的体验又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真的。

  凡是被徐家统治的地方,都过上了神仙一般的生活。

  再又看看他们所处国家或势力。

  强烈的对比之后,心中便产生了无比强烈的向往。

  甚至单就一个“农无税”,对于他们这些至少要上交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