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教育产业
  既然要自觉承担财富带来的义务,实现某种意义的“均贫富”。

  那么接下来徐明考虑怎么做,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对于这个问题,徐明找蓝梦欣商量了一下。

  达成了一个初步的计划方案:即以后每年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投资活动中,且只追求社会进步效益,并不追求高额回报。

  预计每年拿出的投资资金,大概在200亿以上。

  当然,蓝梦欣的私房钱,不会计入在内,这些都是她个人的不能动用的资产。

  李依青的私房钱也不会动。

  另外徐明每年还要拿出100万枚的芯片,作为给蓝梦欣的回报,故而她实际损失的利益并不是很多。

  何况所有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全部归蓝梦欣所有,她自然同意徐明的提出的方案。

  那么,经过讨论之后,他们到底打算投资那些领域?

  主要是三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项目,预计每年关注150个项目,投入50亿资金。

  比如至少得到2050年才有可能投入使用的人造太阳发电装置,当前投资的回报预期为零。

  又比如宇宙太空其他文明的追踪与探索,寻找外星人,研究宇宙奥秘等等,可能要十年才能取得突破,当前回报预期也为零。

  再比如太空移民技术研究,其他星球的移民计划,当前的回报率也基本为零。

  以及物理规律的探索,聘请数学家团队,破解那些数学未解之题,如黎曼函数、物理学的大一统公式等等,也都是相当基础且看不到什么回报的项目。

  徐明却坚持在以上这些项目,每年投入50亿,蓝梦欣阻拦不住,只得点头同意。

  但是接下来的50亿,则是蓝梦欣说了算数。

  她特别看好的未来产业有机器人、人工智能、海底可燃冰开采、新型农业等等。

  她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投资基金,挑一些潜力不错的公司,再把钱播撒下去,或购买股份,或扶持创业团队,每年砸下50个亿,进入她看好的这些行业,相信一定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效,回报必定可期。

  此外!

  意犹未尽的她,又要了50亿的额度,要进入房地产行业、教育行业,每年花个30亿,购买大量的商铺、写字楼、商业场所,开展商业经营活动。

  另外拿出20亿,开办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全年级的综合性民营学校,预计招收两三万名的师生,打造一个教育产业。

  蓝梦欣便兴奋的说道:

  “现在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医疗就是教育,特别是教育行业,在我们这样的重视教育的国家,潜力大到难以想象。”

  “我就在西部山区购买一块2000亩的土地,每年投资20个亿甚至30亿、50亿!在全国范围内聘请最好的老师,并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生源,打造一座拥有5万人左右的学城。”

  “这所学校,我连续投资十年以上,硬件设施总投资超过500亿,开设多个芯片专业,对口解决人才问题,也为我们投资的一些项目,提供人才培训服务,至少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因为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有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