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安侯马兴
/>
正是因为自己这些人身上还有着价值,所以才会依然活得很滋润。
与此同时,在始皇帝登基之后的十余年内,大秦始终都不太安稳。因为六国遗族试图推翻大秦复辟的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大秦血腥的杀伐确实让企图复辟的六国遗族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可是同时也在百姓心中坐实了六国遗族喊出来的“暴秦”之名。
这样的情况下,六国遗族怎么可能会没有注意到出身六国如今却在大秦身居高位的那些个侯爵们呢?
大秦为了地方上的安稳,需要这些投靠大秦的六国贵族们;而那些企图推翻大秦重新复辟六国的更多遗族们,同样也为了自己的需要开始联络那些在大秦窃得高位的六国族人。
为了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马兴同张良等人都有过接触,甚至在魏豹举旗起事的时候同令狐范两人都在暗中力所能及的支援过。
马兴同样知道,自己这一帮人中肯定不只自己一人同这些试图复辟的六国遗族有联系。毕竟,以始皇帝之能倾全国之力绞杀了十几年也没有将那些六国遗族给剿灭干净,甚至还愈杀愈多,本身就证明了那些如丧家之犬般到处逃亡的六国遗族的价值。
说不定这些人真的能够翻盘呢?真的能够推翻强大无比的秦国呢?想必,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吧。
只是马兴也清楚,虽然自己这帮人都是因善秦之功而居得高位,但是并不是说真的就能够铁板一块互相结成攻守同盟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话,在一定的高度上甚至表现的更为明显。
所以,马兴并不真正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同自己和令狐范一样,跟那些如今已经差不多被小皇帝碾碎的六国遗族有过勾勾搭搭。当初联名上表向胡亥求情,还是马兴豁出去老脸主动去信才让如东陵侯召平、南阳侯杜赫等等答应帮忙。
当然,也不排除召平、杜赫等人同样也是担心这点的缘故。
正是因为心中有鬼,马兴才更加担心令狐范之事并不是一个个案或者说并不是真如传言说的那样是一个凑巧。而是小皇帝发现了自己等人的一些事情,然后现在天下太平了,想要拿自己等人开刀了。
令狐范是第一个,那么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自己了?
好在,令狐冲死了,令狐范撸了,皇帝虽然没有给自己等人任何的回应,但是接下来并没有任何的动作。马兴也以为是自己想多了,一颗提了一两个月的心终于慢慢的又回到了原位。
可惜,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十一月初,马兴收到了内阁府的公文,言道春节将至,皇帝陛下欲要在除夕夜大宴群臣,召马兴前往咸阳奏事觐见。
马兴这一次是真正的紧张了。
接到公文的第二天,数十个信使就从武安侯府中疾驰而出,这些信使的身上都带着马新的亲笔信,至于目的地却全部都是因善秦之功而得封侯爵之位镇守各地的武将们。
因为文臣如伦侯韩成、大夫赵亥、巴陵侯姜叔茂这些人,都是留用在咸阳城的。
过了十余天,惶惶不可终日的马兴府中却是同样也来了一名信使,那是南阳侯杜赫的信使,信是杜赫的亲笔信,至于内容却是询问马兴皇帝是否有召咸阳奏事觐见的;这还不算完,随后几天,几乎每一天马兴武安侯府上都会有一名或者两名甚至三名的信使到达,无一例外都是来信询问皇帝
正是因为自己这些人身上还有着价值,所以才会依然活得很滋润。
与此同时,在始皇帝登基之后的十余年内,大秦始终都不太安稳。因为六国遗族试图推翻大秦复辟的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大秦血腥的杀伐确实让企图复辟的六国遗族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可是同时也在百姓心中坐实了六国遗族喊出来的“暴秦”之名。
这样的情况下,六国遗族怎么可能会没有注意到出身六国如今却在大秦身居高位的那些个侯爵们呢?
大秦为了地方上的安稳,需要这些投靠大秦的六国贵族们;而那些企图推翻大秦重新复辟六国的更多遗族们,同样也为了自己的需要开始联络那些在大秦窃得高位的六国族人。
为了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马兴同张良等人都有过接触,甚至在魏豹举旗起事的时候同令狐范两人都在暗中力所能及的支援过。
马兴同样知道,自己这一帮人中肯定不只自己一人同这些试图复辟的六国遗族有联系。毕竟,以始皇帝之能倾全国之力绞杀了十几年也没有将那些六国遗族给剿灭干净,甚至还愈杀愈多,本身就证明了那些如丧家之犬般到处逃亡的六国遗族的价值。
说不定这些人真的能够翻盘呢?真的能够推翻强大无比的秦国呢?想必,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吧。
只是马兴也清楚,虽然自己这帮人都是因善秦之功而居得高位,但是并不是说真的就能够铁板一块互相结成攻守同盟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话,在一定的高度上甚至表现的更为明显。
所以,马兴并不真正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同自己和令狐范一样,跟那些如今已经差不多被小皇帝碾碎的六国遗族有过勾勾搭搭。当初联名上表向胡亥求情,还是马兴豁出去老脸主动去信才让如东陵侯召平、南阳侯杜赫等等答应帮忙。
当然,也不排除召平、杜赫等人同样也是担心这点的缘故。
正是因为心中有鬼,马兴才更加担心令狐范之事并不是一个个案或者说并不是真如传言说的那样是一个凑巧。而是小皇帝发现了自己等人的一些事情,然后现在天下太平了,想要拿自己等人开刀了。
令狐范是第一个,那么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自己了?
好在,令狐冲死了,令狐范撸了,皇帝虽然没有给自己等人任何的回应,但是接下来并没有任何的动作。马兴也以为是自己想多了,一颗提了一两个月的心终于慢慢的又回到了原位。
可惜,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十一月初,马兴收到了内阁府的公文,言道春节将至,皇帝陛下欲要在除夕夜大宴群臣,召马兴前往咸阳奏事觐见。
马兴这一次是真正的紧张了。
接到公文的第二天,数十个信使就从武安侯府中疾驰而出,这些信使的身上都带着马新的亲笔信,至于目的地却全部都是因善秦之功而得封侯爵之位镇守各地的武将们。
因为文臣如伦侯韩成、大夫赵亥、巴陵侯姜叔茂这些人,都是留用在咸阳城的。
过了十余天,惶惶不可终日的马兴府中却是同样也来了一名信使,那是南阳侯杜赫的信使,信是杜赫的亲笔信,至于内容却是询问马兴皇帝是否有召咸阳奏事觐见的;这还不算完,随后几天,几乎每一天马兴武安侯府上都会有一名或者两名甚至三名的信使到达,无一例外都是来信询问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