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建设兵团
有人来不急收割播种,他也能够有人手组织起来帮忙不是?
显然,那三十万江东降卒至少在目前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九江以及会稽两郡的发展。
开始的时候江东百姓还摸清楚年轻的大秦皇帝的脾性,现在随着胡亥圣天子之名流传的愈来愈广,一干江东百姓心中活泛了起来,想着是不是能够求得皇帝将那些自己的亲人放回来。毕竟惩罚两年也已经够了不是?
当初胡亥为了安抚江东降卒,将他们培养成大秦的建设兵团,专门允许他们同家中通信报平安。如果不会写字,还可以找到负责监管的玄武军或者朱雀军将官,让他们代写加数。
所以,一干有亲人被俘的江东百姓虽然都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做俘虏的过程中过的还算不错,但是两年没见,心中的念想却是越来越大了。
于是每天都有人到郡守府中却求郡守上表给皇帝求情。毕竟吴芮的名声早就传遍整个九江。
胡亥看到吴芮的上表,说实话确实有些意动。毕竟,三十万精壮劳力对如今急需休养生息的大秦来说意味着什么自不用多说。
可是上党堤坝需要修筑,更为重要的邯郸铁场才刚刚开始动工。然后还有五万人去了内蒙郡,还有五万人在修筑广陵桥。
这些人如果都放回去,那么这些重要的工程怎么办?停工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似乎唯有直接征召百姓。征召百姓先不要说会不会弄的朝廷政策朝令夕改,关键是这些工程需要的人数不是一点半点,征召百姓也不可能一时半会的就全部到位。
这才是胡亥最为头疼事情。
胡亥现在都有点后悔当初怎么没把匈奴一族一锅端了,冒顿跑了不算,还带走了九成的匈奴人。如果这些人都被俘虏了,自己现在哪还用得着愁去哪弄免费劳力了。
“诸位爱卿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不过朕可以告诉诸位爱卿一点,那就是项氏一族绝对不可能再聚拢那些江东降卒祸乱楚地就是了,至于项梁何在,过些时间诸位爱卿自然就会知道。”
胡亥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的道。
听到胡亥说,蒙恬等人都是一头黑线,现在还藏藏掖掖的,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么。不过话到这个份上,群臣自然不会再问什么了。
“朕来说说朕这段时间所想吧。三十万江东降卒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九江、会稽等郡的运转。那九江郡守吴芮几乎每个月都要上表给朕诉苦;还有会稽郡守冯琦,跟着吴芮一起上表请求朝廷迁移一部分青壮到会稽。囉,这就是他们的奏章,可是厚厚一摞啊。
朕也很头疼,现在各地都需要人力。邯郸铁场、上党大堤、广陵桥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可是朕又不能不管不问,户部可有那三十万江东降卒的详细记录?看看那三十万江东降卒中有多少老弱,能够放回去的就放了吧。除此之外,过年可以让一部分江东降卒回乡探亲一次,过年之后就必须回到各自所在的工地上。这个归乡过年的人数就定在两万人吧。然后等开春过上半年,再换另一批回乡探亲。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若是那两万归乡探亲的江东降卒不愿意回去怎么办?”李由问了个最核心的问题。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不愿意回去难道还派人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再抓人,那前面放人回去探亲获得的好感就会直接转化为恶感了。这还不如直接不放人回家更加直接干脆,毕竟那样的话至少没有念想不是?
“这就要靠你们如何留住人如何让他们自己愿意回去了。”
显然,那三十万江东降卒至少在目前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九江以及会稽两郡的发展。
开始的时候江东百姓还摸清楚年轻的大秦皇帝的脾性,现在随着胡亥圣天子之名流传的愈来愈广,一干江东百姓心中活泛了起来,想着是不是能够求得皇帝将那些自己的亲人放回来。毕竟惩罚两年也已经够了不是?
当初胡亥为了安抚江东降卒,将他们培养成大秦的建设兵团,专门允许他们同家中通信报平安。如果不会写字,还可以找到负责监管的玄武军或者朱雀军将官,让他们代写加数。
所以,一干有亲人被俘的江东百姓虽然都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做俘虏的过程中过的还算不错,但是两年没见,心中的念想却是越来越大了。
于是每天都有人到郡守府中却求郡守上表给皇帝求情。毕竟吴芮的名声早就传遍整个九江。
胡亥看到吴芮的上表,说实话确实有些意动。毕竟,三十万精壮劳力对如今急需休养生息的大秦来说意味着什么自不用多说。
可是上党堤坝需要修筑,更为重要的邯郸铁场才刚刚开始动工。然后还有五万人去了内蒙郡,还有五万人在修筑广陵桥。
这些人如果都放回去,那么这些重要的工程怎么办?停工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似乎唯有直接征召百姓。征召百姓先不要说会不会弄的朝廷政策朝令夕改,关键是这些工程需要的人数不是一点半点,征召百姓也不可能一时半会的就全部到位。
这才是胡亥最为头疼事情。
胡亥现在都有点后悔当初怎么没把匈奴一族一锅端了,冒顿跑了不算,还带走了九成的匈奴人。如果这些人都被俘虏了,自己现在哪还用得着愁去哪弄免费劳力了。
“诸位爱卿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不过朕可以告诉诸位爱卿一点,那就是项氏一族绝对不可能再聚拢那些江东降卒祸乱楚地就是了,至于项梁何在,过些时间诸位爱卿自然就会知道。”
胡亥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的道。
听到胡亥说,蒙恬等人都是一头黑线,现在还藏藏掖掖的,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么。不过话到这个份上,群臣自然不会再问什么了。
“朕来说说朕这段时间所想吧。三十万江东降卒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九江、会稽等郡的运转。那九江郡守吴芮几乎每个月都要上表给朕诉苦;还有会稽郡守冯琦,跟着吴芮一起上表请求朝廷迁移一部分青壮到会稽。囉,这就是他们的奏章,可是厚厚一摞啊。
朕也很头疼,现在各地都需要人力。邯郸铁场、上党大堤、广陵桥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可是朕又不能不管不问,户部可有那三十万江东降卒的详细记录?看看那三十万江东降卒中有多少老弱,能够放回去的就放了吧。除此之外,过年可以让一部分江东降卒回乡探亲一次,过年之后就必须回到各自所在的工地上。这个归乡过年的人数就定在两万人吧。然后等开春过上半年,再换另一批回乡探亲。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若是那两万归乡探亲的江东降卒不愿意回去怎么办?”李由问了个最核心的问题。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不愿意回去难道还派人抓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再抓人,那前面放人回去探亲获得的好感就会直接转化为恶感了。这还不如直接不放人回家更加直接干脆,毕竟那样的话至少没有念想不是?
“这就要靠你们如何留住人如何让他们自己愿意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