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风暴(七)
��绝望的声浪下。

  比特勒一把拽过信使,大吼着说:“回去告诉上校,告诉他这里发生了什么!就算我想帮他也没有办法了!告诉他!”

  信使气愤地一挥鞭,在又一阵惊呼和躲避中,穿过人群冲入夜幕。

  ……

  同一时间,北城区,宪法大街。

  北城民兵构筑的路障同样在经受避难者的冲击,而且北城民兵的人数远比南城民兵更少,但是他们的应对却要从容自如许多。

  “男人走右边!女人和小孩走左边!”十几名骑手在街垒前方巡曳,藤棍抡得嗖嗖直响,喝令:“武器扔在路障前,携带武器进入北城区以骚乱罪论处!”

  路障两侧的入口,不时听到类似的争吵:

  “我们是一家子!”

  “那也不行!男人和女人、小孩必须分开!”

  “凭什么?”

  “就凭伯尔尼上尉的命令!你老婆孩子和其他娘们在一起,你怕什么?快走!”

  又比如:

  “这是我的马车!”

  “这牌子挂在马上,你拿着这个牌子,天亮以后来取马!”

  或者:

  “你!衣服里藏的什么?”

  “我我我……我这就扔到路障外面去!”

  “抓住他!”

  “别!我什么都没干!”

  “绑起来!”

  “你们干什么?我真的什么都没干!”

  “呵,去和治安官说!关起来!”

  根据温特斯的经验,紧急情况下将成年男人和妇孺分开更利于约束。如果不分开管理,妇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男人也无法发挥集中使用的力量。

  所以,按照“伯尔尼上尉”的布置,从旧城逃出的避难者先按照男人、妇孺分流,然后继续分流成更小的规模,以便管理。骡、马等牲畜全部被收缴,马车之类的东西则直接成为路障的一部分。

  木桩和绳索拉成简陋的围栏,把湖滩和山脚空地分割成一块块独立的休息区。

  温特斯策马奔走在路障内外,梳理阻塞、消弭冲突、确保一切井井有条地进行。

  当他把这套简单的架构逐渐推上正规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人找上了他——约翰·塞尔维特议员。

  “上尉,北城的一些可敬女士们愿意提供一些毛毯、冬衣给避难者,但是因为您的宵禁令,还请您派人前去接收。”塞尔维特议员仍旧板着一张脸:“共和大街的居民们也愿意提供热水和餐食,还请您派人协助发放。”

  “没问题。”温特斯立刻点出一些人手,让他们带上收缴的马车,和塞尔维特的手下一起去接收御寒物资。又点出一些人手,让他们协助分发热水餐食。

  塞尔维特默默看着温特斯如臂使指地调动民兵,不置可否。

  等温特斯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塞尔维特才躬身行了一礼:“今晚,我谨代表钢堡感谢您。”

  虽然温特斯一直戴着头盔,但他也不确定塞尔维特是否认出他的声音。不过对方既然没有戳破,那温特斯也就顺着把戏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