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恭后倨
�这个少年人眉目清秀,颇为顺眼,于是便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是林家子弟,我来考你几题。”

  他晃了晃头,开口道:“故礼以道其志。”

  这是《礼》的一篇,林昭这些年在母亲的训练之下,已经可以熟背,他毫不犹豫的开口道:“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秦先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礼记都背全了?”

  林昭点头道:“回先生的话,四书五经都已经背全了。”

  “你背几段与我听。”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背了几段尚书的内容出来,秦先生满意点头:“你的底子很不错,已经超过了学堂里大多数人。”

  他至始至终都是坐在椅子上没有动弹过,当即抬头看向那个林家的下人,开口道:“你去与大老爷说,就说这个学生,秦某收下了。”

  他笑着看向林昭:“你明日一早,就来我这里读书罢。”

  听到这句话,林昭心里颇为高兴。

  他虽然对考学没有太多兴趣,但是母亲林二娘却执着于让他求得功名,借着功名摆脱现在的穷苦日子,自己能够进入主家读书,母亲知道了应该还是很开心的。

  想到这里,林昭往后退了两步,对着秦先生深深作揖:“多谢先生。”

  按照规矩,这会儿应该跪下来比较合适,但是这位秦先生是林家家学的先生,并不是只教林昭一个人,而且要明天才正式拜师,因此林昭作揖也合规矩。

  秦先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着拍了拍林昭的肩膀。

  “像你这个年纪,心思跳脱,少有人专心于学问,你能熟背四书五经,颇为难得,你在这里再读大半年书,等明年就可以托人保你试着去考秀才了。”

  秦先生摇头晃脑的说道:“当然了,功名难求,不指望你能一次取中,但是积累一些经验总是不错的,你年纪还小,想来考个两三次也就能中了。”

  读书人看到聪慧的孩童,一般都会心生爱才之心,秦先生的心思还算纯良,他自己科考不顺,心里却没有太多怨气,在林家教书也教的很上心。

  林昭点了点头,恭声道:“多谢先生提点。”

  他与秦先生客气了几句,便跟着下人一起离开了学堂,临走之前,林昭回头打量了一番学堂里的陈设,以及十来个正在读书的孩童,心里有些感慨。

  这学堂,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是却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几个进身阶梯之一。

  大周立国至今,已经二百余年,各个阶层早就固化到了一定的地步,像林昭这种普通寒门出身的子弟,一来不太可能从军立下武勋,二来也没有恩荫入仕,想要从最底层跳脱出去,读书科考基本上就是唯一的路子,然而即便是这最后一条路,门槛同样不低。

  首先,就是家里要有供养一个读书人的闲钱。

  虽说穷文富武,但是真正养一个读书人并不便宜,每个月的笔墨纸砚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更重要的是,要有读书的“学费”。

  就最后一条,就已经把天底下八成以上的孩子,拒之于学堂门外。

  林昭算是运气好的,林家大院里这个不起眼的学堂,让他有了不用回东湖镇放牛的机会。

  从学堂出来之后,林昭又去向大老爷道谢,不过林家的大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