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锦鲤本鲤

  1、在十二个小球中,有一个球质量与其它十一个有轻微不同,请找出这个球放入答题孔内。

  2、每次作答,天平最多只能使用三次。

  3、若答错,天平和答题孔需要半个小时后才能再次开启。

  有不少进入第三关的学生,很快就将十二个小球分成六六两份,放上天平。

  少女看到后立马蹙眉,微微摇头。

  “规则中只说了质量不一样,并未说轻或重,六六分完全没有意义。”

  孟老师点头道:“没错,这一关考验理解力、分析力和创造力,每一届新生都有不少没看清楚规则便匆匆上手,最后反而耽误大量时间的人,如此难度的题,普通人的脑模拟容量已经不够了,所以才准备了一沓草稿纸供以演算。”

  少女看着这三条规则陷入沉思,第一条是解题说明,只是藏了一个小陷阱,没有说清楚轻还是重。

  第二条则是一个限制,第三条是防止有学生胡乱拿小球去试。

  少女不解,问道:“老师,考验理解力和分析力我明白,这一关如何可以看出创造力?”

  孟老师略带神秘地一笑,“等等吧……也许待会你就知道了。”

  不少人在试了六六分之后恍然大悟,懊悔不已,有一些学生陷入沉默地思考,有一些则开始拿笔在纸上推演模拟。

  只有两个人例外,那就是萧炀和李鱼。

  李鱼先是在纸上推算了一会,歪着头,皱着眉,似乎有些纠结,接着将十二个小球都放在手里拿了一下。

  规则中说质量只有轻微不同,也就是差距极其微小,用手感知不了,一定要用借助仪器。

  比如9.999g的物体跟10.000g的物体,普通人用手拿是感觉不出来差距的。

  可接下来李鱼的动作却出乎少女意料,只见他随手拿起其中一个球,直接放进了答题孔内。

  “他不怕错了要干等半个小时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咔——!

  门锁开了,代表李鱼选对了。

  少女微惊,看着屏幕中的李鱼笑呵呵地走进了第四关。

  孟老师微微一笑,解释道:“十二中一,概率的确很低,但对于李鱼来说,可就非常高了。”

  少女眉头微皱,轻声问道:“老师这话何意?”

  孟老师笑意更浓,答道:“李鱼是他们市的中考状元,除语文外都是满分,我查了他初三整个学年的试卷,发现了些端倪,面试时得到了他肯定的答复。

  “他每次考试最多只会百分之九十的题,最少只会百分之七十的题,还能每次满分,是因为……他剩下那些不会的题都是蒙的,而且每次都能蒙对不会的题当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题。

  “他在学校里每次买有促销活动的饮料,必会中再来一瓶,曾经好几次只买了一瓶,就将整个便利店这个品牌的饮料中完了,全班人都有的喝,这李鱼呀……是有大气运之人。”

  少女听完十分诧异。

  考的都会,蒙的都对?真有这样的人?

  怪不得叫李鱼,看来是锦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