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请荀攸吃饭
多年!即便仓促起事,依然不可小觑!”

  “黄巾军至少数十万人,而官军只有不到万人!数千正义之师怎敌数十万残暴之众?”

  “以弟浅薄之见,怕是胜负难料!”

  荀攸赞许的看了一眼刘璋,看来刘璋是有真才实学的。

  “贤弟既知难敌,为何还要自投罗网?”

  刘璋又为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哎!”

  “我刘璋虽不才,但身为汉皇后裔,岂能坐视贼人荼毒汉室江山!”

  “前方即便是刀山火海,也要义无反顾!”

  “贤弟高义,不愧是帝室之胄!”

  刘璋的一番话让荀攸十分动容,这才是汉室宗亲的担当!

  刘璋发现荀攸看自己的眼神变了,连忙求教。

  “我知兄有大才,必有教于我。”

  荀攸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向刘璋点了点头。

  “大才不敢当,愚见倒是有一些。”

  “荀攸快讲!”

  看着荀攸的笑意,刘璋赶忙催促。

  “黄巾军势大,却有诸多破绽。朝廷大军势弱,但终能战胜黄巾。原因有三。”

  “一是黄巾被弟揭发,仓促起事,准备必然不足。”

  “二是黄巾军只知焚烧官府,抢夺府库,携裹百姓。此无异于强盗。黄巾人数众多,每日钱粮消耗巨大,抢掠府库只能维持一二,最终还是会抢夺无辜百姓。从而渐渐失去民心。”

  “三是朝廷大军虽少,但占据主要道路。全国补充兵员。粮草就地补给。各地士族豪强不会任由黄巾军抢掠,必然奋起反抗。”

  “如此黄巾军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如何不败。以愚兄之见,至多一年,就可平息。”

  荀攸风轻云淡的阐述了黄巾的结局,刘璋的内心却掀起了万丈波涛!

  刘璋真是服了,他自然知道黄巾的结局,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但荀攸呢?他并不是穿越者,这些都是他自己的见解。

  黄巾军刚刚造反一个月,各地还在势如破竹,荀攸就清晰的预见了黄巾军的结局。

  当真是眼光毒辣,算无遗策。无愧谋主之名。

  “莫非贤弟不认可愚兄所言?”

  看着刘璋哭笑不得的样子,荀攸以为刘璋不认同自己的看法。

  刘璋把头摇的飞快,嘴里一直说着没有没有。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兄所言令弟茅塞顿开!”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屁精任何时候都少不了!

  荀攸被夸的脸色微红,嘴角含笑。显然是受用了。

  哼哼,他刘备能哭出一片江山,我如何不能拍出来!

  刘璋心中又在胡思乱想。

  “贤弟过奖了!”

  “弟该如何行事?还望荀兄指点!”

  刘璋见荀攸心情不错,接着发问。